由关羽的“忠”和“义”想到的
由关羽“忠”和“义”想到的刘育章2018年5月25日说到关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他除了有“武圣”的桂冠以外,还有两道耀眼的光环,那就是“忠”和“义”。千百年来,关羽既是“忠”和“义”的代表,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榜样和楷模。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罗贯中浓墨重彩,着力描写的人物之一,作者精心刻画关羽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战将中,关羽的气概最为突出。如阵前取文丑、颜良的首级,“临江会”“单刀会”,“刮骨疗毒”等。 关羽的“忠”和“义”,彪炳千秋。“忠”是说关羽与刘备失散后,暂居曹营。曹操是个爱才之人,对关羽十分赏识,所以一心想让关羽能为己用。于是曹操三日一小请,五日一大宴,赐美女、给金银,送赤兔马,甚至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但是关羽都不为所动。当获悉刘备的下落后,关羽便丢官弃印,带上嫂嫂,追随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留下了“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的美名,其“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是流芳千古。 关羽的“义”主要是华容道“义释曹操”,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赤壁之战曹操“樯橹灰飞烟灭”,败走华容道。正在曹操讥笑周瑜、诸葛亮属“无能之辈”的关口,关羽横刀立马,截住了曹操的去路。曹操向关羽诉说旧情,关羽“皆欲垂泪”,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作代价,放走了曹操。这一放,义薄云天,感天地、涕鬼神。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正因为关羽“忠”“义”的人格魅力,所以在关羽去世后,《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以后又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全国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关帝庙,历代朝廷对关羽多有褒封,特别是清代奉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但是细细想来,关羽的“忠”是忠于主公刘备;而关羽的“义”只是为了报曹操收留自己的“旧情”,如果关羽不放曹操,三国的历史是否会改写?作为现代人,我们在研究历史,汲取继承弘扬其精华的同时,还要“去其糟粕”。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忠”应当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的“忠”就是要忠于党,要“心中有党、对党忠诚”,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基本政治素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义”就是要时刻牢记“为官之义在于明法。这里讲的义,不是指江湖义气,而是指维护公正,申张道义。无明法不足以正纪纲,无纪纲就不能护公正,张道义。”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舍小义取大义”。 这就是我由关羽“忠”和“义”所想到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