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阳 发表于 2024-1-22 14:42

转载:洛阳水席,冒牌的唐朝国宴

洛阳水席,一个让食客们心照不宣相视一笑的名字。号称千年历史、传统老菜,袁天罡、武则天、慈禧太后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吃的过程讲究很多、彩头也很多,烹饪手法叫水到渠成、上菜过程叫行云流水、吃饭环境叫上善若水、宴席排面叫万水千山。
但华丽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切成细丝,伪装成燕窝的白萝卜;粉条合面油炸,伪装成肉丸子泡在酸辣汤里;红薯粉搓成粗条,用一丁点肉末调味,伪装成海参;勾了浓芡,吃着顶肚子的面条……
好不容易上来个肉菜连汤肉片,实际上与福建早餐店里三五块钱一碗的,用淀粉抓拌捶打上浆的平民小吃福鼎肉片并无实质区别。只是香菜胡椒的调味,改成了洛阳人爱吃的酸辣口。

怎么看都不像是宫廷官宴,倒像是中原穷苦百姓操办红白喜事,素菜荤做、大锅出品的流水席。别说是巨唐盛世武则天皇帝不吃这个,就算是被八国联军赶出北京城的、仓惶落魄的慈禧老佛爷,也不能吃这个啊。
01.诡异
虽然洛阳水席总是标榜千年历史,但从做法到食材,它都与唐朝没有半毛钱关系。蜜汁红薯和八宝饭里用到了糖稀,但甘蔗是唐中叶之后才大规模在中国种植的;浆面条里的绿豆,是北宋传入中国的;酸辣蛋汤里的番茄、假海参里的红薯、西辣鲤鱼里的辣椒、烩杂拌里的青椒、不翻汤里的玉米淀粉,更是晚至明朝中后叶大航海时代才进入中国……事实上,唐代中国人的饮食,受开放的国策和发达的经济影响,出现高度胡化的趋向,并衍生出发达的餐桌审美。根据史籍记载,唐代贵族们宴席上出现频率高的菜,包括冷胡突、热洛河、生鱼片、蒸麝麝、皮索饼、驼峰炙、猩唇、熊白、糖螃蟹、鲤尾、对虾、虾生、龙虾、烤全羊、蒸全狗……
两晋六朝之前以素食为主的农耕文明,在唐代转变为肉食为尊、煎烤烹炸包罗万象,且极其重视菜品色泽搭配的特点。显然,这与喜欢素菜荤做、汤汤水水毫无卖相可言的洛阳水席,是背道而驰的。自宋代迁都开封之后,洛阳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发源地,经历了巨大的气候和地理变化:气候变冷、土壤沙化、物产退化。民国时期洛阳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在地物产,与盛唐时期湿润、宜居、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的河洛地区,完全不是同一个地方。
更重要的是,中国贵族宴席的上菜程序一直是Service en confusion(混杂式),也就是把各色菜肴一起呈到桌上,尽力表现食物的丰富程度与待客的隆重态度。中餐厨师至今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就是掌握菜肴的烹饪节奏,尽力让菜品以最快时间、最佳温度,统一和谐地出现在餐桌上。但洛阳水席却出现了Service à la française(法国式)的上菜特点:一道一道,吃完了再上。这种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后的上菜程序,与中国人崇尚的餐桌社交理念相违背,是欧洲贵族们用以炫耀厨师技艺和食材珍惜程度所诞生的饮食模式。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洛阳水席就像是一场标榜唐代文化的聚会,但参加的宾客们,一个个都穿着洋派的西装领带——说不出的诡异。
02.真相
关于洛阳水席的真实史料,始于民国。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一对名叫于庭选、于保和的兄弟,在洛阳北大街一隅,开设了一家“于氏饭铺”,主营洛阳百姓喜爱的“三汤一面”(豆腐汤、丸子汤、白汤、大碗面)。饭菜做得好,价格也地道,大约在1938年前后,于氏兄弟又开设了一家主营小炒菜的分店“新盛长”饭铺,面向的顾客,也是平民阶层。
到了1945年前后,“于氏饭铺”和“新盛长”,突然成了洛阳城里首屈一指的大饭店。菜肴宴席也越做越高档,成为达官显贵的出入之所。
于氏兄弟这一段的发迹原因,史料缺乏。饭店后来的经营者对此的解释是“1945年日寇飞机轰炸洛阳,不少饭店被炸毁,但于氏的产业幸免于难,失业的厨师们纷纷来投奔,饭店经营范围随着扩张。”
但真正的历史可能与之正好相反:实际上日军从1944年5月占领洛阳至1945年8月无条件投降后撤出,长达一年余三个月的时间,洛阳一直是一座沦陷城市。“日军轰炸”时控地区,既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逻辑。
一个隐秘的可能性是,“于氏饭铺”和“新盛长”的经营者们,在那个时期,做了一些符合占领者喜好的事情,才能在一众小饭店里脱颖而出。
事实上,日本一直以唐朝正统自居。尤其是明治维新之后,以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为代表的日本思想界,驳斥清朝是“夷狄”,日本才是真正唐朝文化的传承者。
攻陷唐朝东都洛阳,对日本人来说,除了战略价值之外,还有巨大的象征意义。与此同时,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新派学者,则主张脱亚入欧,全盘西化。今天日本以法餐作为国宴的传统,正是由此而来。一方面是尊崇唐朝遗风、一方面是彻底西化——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今天的以中原平民饮食为底色、以唐朝文化为标榜、又杂糅了法式餐桌程序的洛阳水席,极有可能就是特殊时期文化环境下诞生出来的“怪胎”。
03.改变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经营情况良好的餐饮店铺,一直持比较宽容的态度。1947年,洛阳县长为于家亲书店名——“真不同”,替代了“于氏饭铺”“新盛长”,成为享誉洛阳的餐饮界翘楚。
新中国成立后,真不同饭店收归公有,但其菜品传承并没有中断,时任真不同饭店主厨的崔学礼、范春芳等人,研发了宫廷水席、武皇水席等宴席。这是“洛阳水席”之名第一次见诸于文献。就建国之初的社会经济背景、厨师从业者的文化水平而言,要复刻出真正的唐朝宴席当然很难。但基于民国和抗战时期的菜品传承,却很容易。随着饭店营销者们越传越神,一堆素菜荤做的平民“流水席”,终于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代表的皇家宴席。
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访问时,在真不同饭店品尝了水席后,评价萝卜丝伪装燕窝做成的燕菜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来”。这段话究竟是褒扬还是调侃,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但最不上台面的萝卜丝假燕窝,由此阴差阳错,成为了今天洛阳水席的第一道大菜——牡丹燕菜。更黑色幽默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洛阳民间涌现出无数“宫廷菜传人”,他们经营的小饭馆,也推出了所谓“水席真传”,大有与水席始创商家真不同饭店分庭抗礼之势。
这种有趣的现象,表现了满清奴役三百年后,中原地区中下层平民一切以“宫廷”“御用”“进贡”为尊,缺乏独立思考和民主意识的社会现实。而不少食客品尝之后,确实觉得民间小饭馆出品的水席,和真不同饭店相比“味道更正”。这恰恰证明了由炸丸子、烩菜、杂拌组成的洛阳水席的平民性,以及并不太高的烹饪门槛。它与真正的宫廷飨宴无关,是地地道道来自市井的滋味。总而言之,包括洛阳水席在内的很多传统老菜、老字号“越地道,越不好吃”,其根源来自文明进程被打断、社会知识水平落后。从宏观来讲,味道、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档,人们不得不另起炉灶,重新构筑价值观和社会认同;从微观来讲,自信源于自卑,过分崇古尚尊,又让人们对知识、技术的迭代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
餐桌之弊在此,时代之弊也在于此。
转自网络,经多次被人转载后原文作者不详,如涉及侵权,请原文作者联系删除。

奔跑鐵腿 发表于 2024-1-22 21:11

文章摘要,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当个故事听听反而很是有趣。:victory:

夜色蔚蓝 发表于 2024-1-22 21:31

虽然传统需要继承,也要学会扬弃。

目前的水席,太注重曾经的统一口味,
汤汤水水,调料都差不多,吃三道菜就不想再吃了。



沙里珠 发表于 2024-1-22 21:32

个人感觉,水席更像是斋饭的一种,里面例如假海参、蜜汁红薯、整个豫西地区做菜的方法基本都差不多,禹州的十三碗、偃师的八大碗都是汤汤水水的。

雒阳洛阳 发表于 2024-1-22 21:41

在商业里面,事实不重要!
如茅台,世博会摔瓶子是事实吗?
水席据网上资料,现在已经有上中下三个版本的菜品,对应的是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好像也有一个规范。
国内成套系的餐饮,除了满汉全席,据我所知没有其它成系的
所以,你的宣传点在哪里?你的卖点在哪里?影响其做大的因素有哪些?
用资本的眼光看一下你的产品

平湖夜色 发表于 2024-1-22 21:46

真不同的历史,原来是这样的。

洛阳的喝汤文化,有历史研究没?

明朝还是清朝开始的?:lol

洛邑神都 发表于 2024-1-22 21:52

有些扯淡,不知道去过山西吗?山西高平十大碗去尝尝,从风味及形式跟洛阳水席几乎如出一辙,说是山西大槐树移民带过来的更可信!
至于流水席,从山东到西北的红白喜事宴席几乎都如此,可以看看短视频平台的山东大席小王子!我国西北部的农村,这种习俗从古一直延续到今,无论穷家富户,家家都是如此。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所以称做“流水席”。
高平十大碗,也叫高平水席。高平十大碗作为高平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在高平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水席是我国古老的名筵之一。因道道菜离不开汤水,吃一道换一道,像流水一般,且件件是汤菜各半,故得其名。有人说:高平十大碗是现存世最早、最系统的中华美食,它展示了高平人民的烹饪技艺和聪明智慧。
高平十大碗共十道菜:水白肉、核桃肉、红烧肉、小酥肉、肠子汤、芥末粉皮汤、丸子汤、田和蛋、软米饭、扁豆汤。

山西有看头|《美食篇》之高平十大碗_腾讯新闻
https://new.qq.com/rain/a/20220831A03TX100


晋城高平的特色美食——高平十大碗|高平_新浪新闻
http://k.sina.com.cn/article_6479946314_1823c224a0010075m7.html

专扯J∞蛋 发表于 2024-1-22 22:02

       这才是达官贵人家的菜——茄鲞。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洛邑神都 发表于 2024-1-22 22:07

饮食文化,很多地方把给美景编故事,给小吃编故事,正常现象,北京人爱吃的炒肝、卤煮火烧、豆汁是什么贵族饮食?也是天子脚下,堂堂都城流行的。

劲松888A 发表于 2024-1-22 22:13

洛邑神都 发表于 2024-1-22 21:52
有些扯淡,不知道去过山西吗?山西高平十大碗去尝尝,从风味及形式跟洛阳水席几乎如出一辙,说是山西大槐树 ...

记得七八十年代时候,结婚吃满月酒大多是八碗四(八个笼上菜,四个凉菜),条件好的是十碗,现在的水席那时候叫(官席桌),官席桌待客是最高水平

专扯J∞蛋 发表于 2024-1-22 22:15

      水席明摆着就是民间穷人席,那些故事、噱头讲给有见解的人听,人家笑着点头就是认可了。我还是那句话,洛阳的辉煌都埋在地下,写在书里,自永嘉之乱,洛阳被毁了多少回?远的不说,明末李自成攻陷洛阳,清末开始豫西土匪闹腾了半个世纪,掺杂着军阀混战,日本人轰炸,解放时洛阳城区人口才7万(还有说9万的)。
       楼主转的文章逻辑上有合理性。

洛浦春风 发表于 2024-1-22 23:12

水席来洛阳了三十几年了也吃过几次,有婚宴,有聚会,真不同也吃过,唉呀!真不咋滴!这些年外地每次有人来洛找我玩我都对吃啥小发愁!有人提出过要吃洛阳水席!我直接给他们说那是啥玩意!吃碗捞面条都比那强!

simple-ly 发表于 2024-1-22 23:33

就是没钱以素代荤:L

heluoren 发表于 2024-1-23 08:17

差不多是这意思,当下本地的气候和隋唐时期相比差异太大,物产供应自然也变化巨大。咱们这吃的是真不中,这不用抬杠。现在食材供应是全国市场,啥也不缺,吃市还不行说明一个字,“穷",勿用多解释。

sootaa 发表于 2024-1-23 08:32


洛阳那时还很穷,汤汤水水就是菜

山村闲人 发表于 2024-1-23 08:47

饮食上的因循守旧,只会被时代淘汰。与绘画和书法不同,古人的绘画和书法达到了我们现代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而饮食文化随着食材的丰富,各种佐料的齐备,以及人们有余力和财富来满足自身的口腹之欲,现在的饮食口味的千变万化和食材的琳琅满目,是古人无法企及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随便一个饭店的一桌饭菜的口味,都比唐朝时候的宫廷宴席好上无数倍。看看川渝地区对菜品的孜孜不倦的改良努力,就知道他们的口碑,并不是一味地坚持传统守来的。

喔嚯 发表于 2024-1-23 08:51

现在好多地方菜和小吃,都会加上皇帝的故事,以显得高大上。:lol

夜色蔚蓝 发表于 2024-1-23 08:51

我北京来的客人,吃过各种宴席。
吃了真不同的水席之后,倒是十分称赞。
但称赞的不是菜肴,而是文化。

所以,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锋语 发表于 2024-1-23 09:16

就像在孟津的汉光武帝陵,也就是俗称的“刘秀坟”,很多学者专家甚至领导都知道经不起考证,但大家都约定俗成这么认为了,为了旅游资源,谁也不会点破。

笑脸(陈) 发表于 2024-1-23 09:34

引经据典地这么一说,叫咱真就一个哑口无言,“真不同”源自“新盛长”:) 长知识了

雒阳洛阳 发表于 2024-1-23 09:40

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东西,知不知道有个词:自轻自贱
小红书上搜一下华子,你以为的华子是烟,实际搜出来的是施华洛,
自己DIY的华子Gema手链,4位数的价格看看高不高大上
Burberry的蛇皮袋要不要来两款。呵呵

说到本质:还是缺乏文化[自信,人穷志短和被别人灌输

锋语 发表于 2024-1-23 10:04

其实中国最早的烹饪方式,受炊具(青铜、陶制,铁器很少)及食物(很多外来物种还没有进入中国)的限制,是以炖煮为主的。孙浩晖所著的《大秦帝国》,在提到吃到时候,出现最多的就是“肥羊炖”“苦菜羹”等。到后来冶炼技术发达,铁器可以不仅仅用来打造兵器,还可以用来制作炊具了,才在西汉的时候出现铁锅。但铁锅炒菜,最早记载是在南北朝时期,但极少使用,也很难普及。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多了起来。铁锅炒菜的烹饪方式,真正走入民间,应该在明清时期。所以所什么菜系是千年传承,都是扯淡。

雒阳洛阳 发表于 2024-1-23 10:14

还是那句话:事实重要吗?重要吗?
茅台在世博会上摔瓶子是不是真的?
whocare

日本人做个寿司都能封神,咋滴,吃了能成仙是怎么着?
自己真真正正的好东西不会弄,活该你穷

wsdlzy 发表于 2024-1-23 10:19

:dizzy: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1-23 10:22

我不赞同文章观点,我认为洛阳水席来自宫廷,起码是政府宴席。理由如下:
1、我在日本用餐,没有看到丝毫的水席印迹,特别是胡椒和醋,绝对不是日本人的喜爱。日本喜欢的是水煮菜日料和米饭;
2、我在国内不少地方用餐(农家乐),也问过国内的不同地域的朋友,大多宴席都是热菜直接堆满。必须配置8个凉菜,而且是四荤四素的,只有
洛阳水席。而一个地方大宴席是否标配凉菜,是这个地区饮食上档次,官方吃饭的标志。因为乡间温饱,直接狼吞虎咽。而官场,才需要开席前的寒暄,讲话,介绍,这是必须凉菜配备依托。
3、我们农村小时候吃席,就是叫吃官场儿,儿化音就两个发音“guan cher”。农村发音是强烈的文化传承印迹。
4、问过山西大槐树朋友,他们没有类似洛阳流水席的做法。不是山西移民带来。
5、农村吃席,根本没有西红柿,辣椒都不允许放,羊肉更是被人笑话。这是汉人的宴席,鸡蛋汤是白菜+鸡蛋,我现在也这样吃。胡俗莫入。
6、农村水席师傅叫局长,徒弟师承,走村传户,我记得的几位年龄都很大了,不可能是日据才学会的做法。1年半的日据就把一个菜系普及道乡间,不可能。小时候家里老人高寿,都是清朝经历过的,老人就是爱吃水席,怎么会是日据形成菜系?
7、水席的核心口味是胡椒和醋,这个汤羹,我只在杭州宋嫂鱼羹发现过,而宋嫂来自开封宋朝,宋朝的文化中心在洛阳。所以,我认为水席的历史,至少在宋朝。因为宋嫂鱼羹的口味和江南菜系截然不同,明显是外来菜系融入杭州。





heluoren 发表于 2024-1-23 10:48

水席上都没几样正经东西,外地人想尝下这口味也行,但是想往高大上扯,不就是扯淡么?餐饮业直接反映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富裕了好东西会流来,贫穷只能凑合吃点。

heluoren 发表于 2024-1-23 10:52

前几年老东头有小碗牛肉挺火,就是牛肉油划一下,再煮带汤上,就着俩烧饼。可以说大多数的客人嘴里都有嚼不烂的肉,心里一千个操泥马,好歹你也剔筋去边用纯肉去做,这家还是生意不错的。还马什么山牛肉汤曾经嫌葱贵而用蒜苗代替的时候,这两件事我说过好几次,这就是证据,有肉吃就不错了,还JB装啥?

向我开炮 发表于 2024-1-23 10:53

沙里珠 发表于 2024-1-22 21:32
个人感觉,水席更像是斋饭的一种,里面例如假海参、蜜汁红薯、整个豫西地区做菜的方法基本都差不多,禹州的 ...

主要还是老百姓穷,参考北京餐饮文化,吃的也都是内脏类的食材。

向我开炮 发表于 2024-1-23 11:11

这些文章写的都很巧妙,真真假假拼凑在一起让人觉得一派胡言又有那么一丝丝的正确。恕我文化水平不高,不能一一反驳。
第一:先否定洛阳水席的定位,用了一连串现在人很少见的食材来突出唐朝宫廷餐饮的逼格。再突出强调水席中的食材都是萝卜,白菜,淀粉等。形成强烈的对比拉低水席档次。

这里有个文字陷阱,比如我拿北京餐饮文化做比较,老北京的餐饮无非也都是些内脏的料理。这就被带入陷阱,水席非宫廷。

第二,强行与日本挂钩,利用国人情绪进一步贬低水席。

这写作水平非我所能及。除了高薪,还需要刨掉祖坟,亲手活埋双亲的强力BUFF加成。

过客~~~ 发表于 2024-1-23 11:17

其实水席还是有所发展的,如果说菜系中预制菜的占比选拔个冠军的话,无出其右吧?:lol

继往~开来,重心在“继往”不就是抱残守缺吗?

口味浓重有川鄂湘菜,清淡有广东扬州,家常实惠如东北菜。。。这都是常识、现实,哪有灌一肚子酸辣胡椒汤的地方“名吃”?

star84151 发表于 2024-1-23 11:21

水席没有与时俱进,倒过来说也是它的特色
水席确实不高档,是个洛阳人都知道,萝卜粉条醋胡椒粉
但是品味,爱吃不家吃,千人千口
三十年前,外地人来洛阳,都不咋喝牛羊肉汤,尤其年轻人,现在大跑着来喝,有的甚至当午餐
看了一回中医,吃了一回中药,没看好病,就全盘否定,不合适吧

过客~~~ 发表于 2024-1-23 11:29

有点记忆的老洛阳人不难发现,洛阳餐饮最早是川菜当家,现如今是百花齐放、湘菜信阳菜盛行,水席从来就不是主流而是地方特色,这点可以从开店数量来印证。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1-23 11:35

旧社会都是温饱。哪个地方的饮食,包装起来都高大上。但是谁也别笑话谁。上海菜:猪油渣炒菜,九转大肠,焖大肉,红烧肉;浙江:臭豆腐,臭苋,臭芦笋,咸鱼;安徽:臭鳜鱼,重盐下饭的猪肉炒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猪肉和辣椒的各种混合,做法自由粗糙,不讲究,此所谓一年的四川大厨,3年的粤菜师傅。除了粤菜,她们都没有洛阳水席的加工技术如此成体系的,相对稳定规范的烹饪。你可以说洛阳水席食材和他们持平,但不能说洛阳水席比他们低档(包括食材和做法,除了洛阳没有的海鲜)。论烹饪,我只尊重粤菜比洛阳水席高档。其他,呵呵。

洛邑神都 发表于 2024-1-23 11:43

南方现在还是猪油炒青菜,说香,猪油渣常吃,高档吗?尊贵吗?鲁菜可是官席,国宴主打,九转大肠也是下水,东北菜杀猪菜、血肠不也是?浙江、安徽的臭菜,臭苋,毛豆腐,咸鱼,北京小吃卤煮、炒肝,这些高贵?都差不多,自轻自贱的人真不少!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1-23 11:46

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水席局长(大厨),发表演说,我记下了:洛阳水席,前几道味道一定要鲜而淡,越往后,味道要逐渐浓烈。当时不理解,现在想起来,他是农村人摸索出的符合科学的烹饪技法。头几道水席,人们的味蕾和嗅觉处于饥饿和兴奋状态,鲜而淡就可以激发他们的感觉。越往后,味蕾疲倦,味道逐渐加浓烈,这样食客就始终保持在美味的体验中。可见,洛阳流水席,有其长期的规律总结。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1-23 11:51

洛阳水席除了冷菜铺垫利于官场寒暄,还有一个时间观念,那就是24道菜上完,客人要知趣拱手告别,不可贪恋,过多叨扰主家,不可耽误公事。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1-23 11:57

洛阳水席,就拿水汆丸子,就是一个功夫菜。在没有电动绞肉机的时代,要纯瘦肉到剁碎成肉泥,这个费猪肉和时间的做法,扬州狮子头类似。另外洛阳红烧肉的反复炸、蒸、煮,国内其他地方红烧肉我们没见过这么精细的做法

山村闲人 发表于 2024-1-23 12:11

自大得没边了,作为一个洛阳人,听着都觉得脸红。

过客~~~ 发表于 2024-1-23 12:24

特色的“成色”如何其实很好检验,洛阳盛行的广东、湖南、湖北、信阳、安徽、四川等流派在各自的老家都是绝对的主流菜,外来系可能生意也不错但只能是有点存在感而已。。。

然后,你就可以观察本地的餐饮市场了,高下立判。

过客~~~ 发表于 2024-1-23 12:27

女婿乘龙不代表儿子争气:lol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洛阳水席,冒牌的唐朝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