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亚修) 发表于 2018-2-19 23:25

【古都琐录】洛阳丝绸之路探秘 伊川翟智高

                           洛阳丝绸之路探秘(一)
                                          伊川翟智高


丝绸之路,是习近平主席制定的“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丝绸之路讲的故事多不胜数,今天我来讲讲洛阳东部丝绸之路的一些历史故事。


一、从洛阳定鼎门外的骆驼蹄子印谈起

2007年,在发掘定鼎门遗址的同时,在门址的前方还发现了90米宽、南北走向的路面,路面上清理出了清晰完整的密集骆驼蹄印和数十条车辙痕迹,车轨间距为1.25米。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4-21/b6f67b33-db30-4f6c-8cf5-3fe43c13adf1.jpg
定鼎门新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定鼎门外的骆驼蹄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定鼎门外的骆驼蹄印_副本.jpghttp://www.lyycms.com/bbs/UploadFile/2017-4/20174121922727345.jpg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4-21/5b272e31-8f30-42dc-980e-d4d0c9d929cb.jpg   驮丝绸的骆驼壁画 杨蕊说,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崔氏壁画墓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南,是2005年初配合洛阳新区翠云路的建设进行文物钻探时发现的。.jpghttp://www.lyycms.com/bbs/UploadFile/2017-4/20174121855970443.jpg       “定鼎门”是隋“建国门”,是都城的正大门。
   骆驼是丝绸之路的标志,大批驼队出现在洛阳都城正门外,证明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是确凿无疑的。那么,这些驼队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   通过考察隋唐时期由洛阳辐射四方的水陆交通道路以及驿传的设置,可以知道由洛阳向四方扩散出去的道路,有洛水、伊水沟通大运河的水路。再是陆路交通,洛阳向东走巩县有“黑石关”、“虎牢关”去郑州的古道和“轘辕关”、“大谷关”去许昌或南阳的古道。但巩县道沟壑纵横,轘辕大谷两道山高路陡,均不适宜骆驼行走。部洛阳西边有两条大道,一是经涧水、谷水河谷,走陕州到函谷关、潼关的“崤函古道”。此路硖石段亦是山高路陡,不适宜骆驼行进。再一条是经宜阳韩城、陕州雁翎关到函谷关、潼关的“周秦古道”,道路较为平缓,适合大规模的骆驼队行进。洛阳南部的官道就是“伊阙古道”也适合骆驼行走。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4-21/33db29e7-51cf-4924-87fd-6164eb634dd8.jpg    由此可知,隋唐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现在东都洛阳“定鼎门”(隋建国门)的骆驼队,是走沿洛水的雁翎关古道或沿伊水的伊阙道而来去,从事驮运丝绸等货物的商贸活动。
   早在春秋战国或更早的历史时期时期,西域与中原已有广泛的交流。在新疆阿尔泰地区乌拉干流域,曾出土有中原战国时期的四山青铜镜和中国刺绣品。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4-21/36797e48-4e32-44ce-882c-3fcd8c59f118.jpg      
    在洛阳孟津刘秀墓园区出土有东汉时期有翼狮子神兽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4-21/0527d121-85b7-42c3-b08e-ea3c92ab9d78.jpg
洛阳出土的东汉羽人铜像,羽人高鼻深目、典型的西域人形象,身上穿的却是薄如蝉翼的丝绸衣衫。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09/5-22/1603f73b-d02c-40fc-a175-d88908066a1f.jpg
北魏时期的商贸大市,商人们“资财巨万”,“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有“通商、达货、兴艺里”,顾名思义,“通商”指商贸,“达货”是天下货物到达的地方。“通远里”意思是通向远方的起点之地,“兴艺”是奇货艺术品交易的地方。是当时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物流集散交易最繁华的地方。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有当时的盛况:"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矣。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绚丽多彩的丝绸刺绣产品、青铜工艺品、美酒茶叶、玉器瓷器、书画奇宝、山珍海味等由此输向世界各地。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等输入中国。



二、   隋代东都洛阳与大运河
    隋统一中国后,从公元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到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20余年之间,充分利用了过去开的运河和天然河流,先后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并重修了江南运河。由洛水入黄河,经荥阳的板渚〔zhǔ煮〕、开封、商丘、夏邑,再东南过安徽、江苏至盱眙〔xū yī虚移〕入淮水,再经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市直到江都(今扬州市)。
http://photocdn.sohu.com/20080429/Img256587981.jpg

    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凿的,并且两旁种植柳树,修筑御道,沿途还建离宫40多座。靠人工开凿,工程浩大而艰巨。从三月动工,到八月就全部完成。隋炀帝立刻从洛阳登上龙舟,带着后妃、王公、百官,号称千艘皇家船队,南巡江都。
http://www.pep.com.cn/czls/js/tbjx/tp/7x/u1/201008/W020100825447449564819.jpg

《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元年(605)八月,“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以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九品已上给黄蔑。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大业二年(606)八月, “二年春正月辛酉,东京成,三月庚午,车驾发江都。夏四月庚戌,上自伊阙陈法驾,备千乘万骑,入于东京”。    此事说的是大业元年(605)八月,隋炀帝自洛阳御龙舟经新开的大运河去江都(扬州)。大业二年(606年)春三月,炀帝从江都起驾,“车驾发江都”,走陆路,经“安徽豪州(临淮关)、河南淮阳(宛丘)、颍川许昌、汝州(承休、新城伊河官渡、新城郡、伊阙龍门、)”,入建国门,经天街大道、天津桥回返都城洛阳,这条陆路就是“周楚古道”。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5/10-15/b69625fb-ea0e-4a9c-a3cf-af4771a358bf.jpg


   隋炀帝“自伊阙陈法驾”,是在经伊阙县(今伊川县城南古城,古代称新城)时。金山寺、净土寺作为当时的皇家寺院,僧众们为隋炀帝举行了盛大的法事盛典,陪护千乘万骑,入伊阙龙门,由建国门(定鼎门)进东都洛阳城。 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运河水面宽30—70米,总长约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http://a3.att.hudong.com/63/55/01300000545374125506555614505.jpg










回复举报

















三、隋唐时期洛阳的国家粮仓和丝绸等大宗商品市场


隋代东都洛阳是大运河的枢纽中心,唐代的运河基本上是沿用了隋代大运河的体系。洛阳有全国著名的大型官仓含嘉仓和回洛仓,含嘉仓在城内,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万石,含嘉仓就有580万石,占近二分之一,含嘉仓因此成为“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共发现仓窖287座。
http://www.haww.gov.cn/images/attachement/jpg/site3/20140624/001d7dbc7ef915131c7625.jpg


    洛阳北市“彩帛行”堆积如山的丝绸彩帛,均是经大运河运输到此屯积,再由骆驼等驮运西去。驼队由定鼎门进入都城、经天街、天津桥到北市“彩帛行”,商人将批发的丝绸,由驼队输送到西域遥远国度。
   关于洛阳北市“彩帛行”的位置,洛阳学者郑贞富先生有研究,位于今洛阳老城鼓楼以东的东大街至瀍河以西的南北两侧区域,它是唐代洛阳的三大市场之一。
   龙门石窟中有三个像龛是洛阳北市行业商人出资开凿的,它们是北市丝行像龛、北市香行社像龛、北市彩帛行净土堂。北市彩帛行净土堂,位于西山南端山腰处,净土堂开凿于唐长寿三年(694年),因洞口门额上阴刻“北市綵帛行净土堂”八字而得名。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4-21/d1ae4fff-5dda-46a6-bcf7-d5812ac75f7c.jpeg


   净土堂是唐代北市专营丝绸的行会组织,当时称綵帛行,该石窟便是由他们捐资修造的。 北市丝行像龛,位于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南与火烧洞之间开凿于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古阳洞与药方洞之间的“北市香行社”龛,开凿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香行社题记中的社官安僧达、录事史玄策、康惠澄三人是来自西域安国、康国和史国的粟特人,是在洛阳从事各种香料买卖的西域商人。从这三个洞窟的题记看,北市是主要经营丝绸、香料的大型市场。
四、隋唐时期洛阳的水运贸易


    创建于北魏天赐年间的净土寺,玄奘法师九岁随其二哥长捷到此寺修行,隋大业八年玄奘13岁时在此剃度出家。唐僧出家鸾浴沟的净土寺,紧邻南边不远是金山寺。此地处于秦楚、秦郑、周楚古道咽喉要冲,交通与信息交流方便。
   《隋书·炀帝纪》记载:“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以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九品已上给黄蔑。舳舻相接,二百余里”。“二年春正月辛酉,东京成,三月庚午,车驾发江都。夏四月庚戌,上自伊阙陈法驾,备千乘万骑,入于东京”。说的是大业元年(605)八月,隋炀帝自洛阳御龙舟经新开的大运河去江都(扬州)。大业二年(606年)春三月,炀帝从江都起驾,走陆路回返洛阳,这条陆路就是“周楚古道”。
   隋唐时洛阳经济达到了鼎盛期。据《唐六典》记载,当时的洛阳“郛郭一百三坊”,洛河南市,有120行,3000余肆,400余店,各类货物堆积如山。隋炀帝时,曾下令贸易集市皆设用华丽丝绸围起帷帐,盛列酒食。胡商来贸易者,请他们坐在酒席上,随便吃喝,醉饱而散,不取分文,胡商称中国真是神仙之地,很多胡选择在洛阳经商、定居。
《朝野佥载》卷3记载唐代西方“魔术”流传洛阳:"河南府立德坊及南市西坊,皆有胡祆神庙。每岁商胡祈福,烹猪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酹神之后,募一胡为祆主,看者施钱并与之。其祆主取一横刀,利同霜雪,吹毛不过,以刀刺腹,刃出于背,仍乱扰肠肚,流血食顷,喷水咒之,平复如故。此盖西域之幻法也。"
   洛水有北市和南市,紧邻“新潭”港湾,其中停泊着各地经大运河而来的大小船只,这些从大运河到洛阳的船只,运来无数货物,其盛况见《旧唐书.崔融传》:“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若广陵则锦、铜器、官端绫绣;会稽则罗、吴绫、绛纱;南海玳瑁、象齿、珠、沉香;豫章力士瓷饮器、茗铛、釜;宣城空青、石绿;始安蕉葛、蚺胆、翠羽;吴郡方文绫。船皆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
http://i5.qhmsg.com/t01f673c6eafb4f5c77.jpg


   运粮食的船只,经槽渠到含嘉仓。含嘉仓城位于东城北面,四周有墙,自成一城,创建于隋,唐代继续使用,是隋唐两代大型官仓。仓城内密集有秩序的排列着287座地下粮窖。史载,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含嘉仓储粮总量达到580万石。1972年发现的一座仓储内,保存着大约50万斤已炭化的小米,颗粒清晰可辩。出土的铭砖显示:大都是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有调露、天授、长寿和开元等帝号。仓粮皆通过大运河运来,储存的粮食品种,有糙米、粟、小豆等。其来源,有苏州、徐州、楚州、润州(镇江),滁州、隋州(邢台)、冀州(河北冀县)、德州、濮州(山东濮县)、魏州(河北大名)等地。
    隋代回洛仓建于大业初年,位于东城东北角城墙外面。隋代的回洛仓,文献上有记载,说隋代回洛仓建于大业初年,毁于隋末农民战争,位置在东都城外、汉魏洛阳城西的地方。2004年6月,在小李村考古发现隋代回洛仓,仓窖,呈口大底小的缸形,排列规整有序,东西成排,南北成列,每窖可储粮15万至25万公斤。其中C56窖内出土一块带字砖,刻有“大业元年”字样。洛阳东北小李村一带,在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坐落着近700座内径10米、深7米的仓窖。这就是大运河终点东都的回洛仓,是始建于隋大业初年的“国家粮仓”。http://www.cpph.com/wp-content/uploads/2015/05/dayunhe-3.jpg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7/4-21/f6ed49a5-b026-49a6-b42e-c7cfcd15f799.jpg


    虽然洛阳城内有储粮总量达到580万石的含嘉仓,但在隋末战乱瓦岗军来到洛阳时,城内储存的粮食还是很快就有消耗完了。平民没粮食吃,但不敢打开城门,怕瓦岗军乘机进城。洛阳北市“彩帛行”虽然有堆积如山的丝绸彩帛,也很值钱,但不能吃。于是想到城外东北角的回洛仓有粮食,就用丝绸彩帛拧成绳,晚上从城垛上系绳下去,把回洛仓的粮食“吊”到城内。
http://lywb.lyd.com.cn/images/2013-06/28/1372378286093lz36358_b.jpg


    洛阳老城北城内含嘉仓和城外回洛仓贮藏的粟米、食盐、布帛等货物,均是经大运河运输屯积或中转各地。东西方的商人来洛阳经商贸易,说明洛阳是重要的国际贸易市场,是丝绸之路的中心枢纽,为促进中西物资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lyzjt 发表于 2018-2-24 15:19

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都琐录】洛阳丝绸之路探秘 伊川翟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