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18-11-30 21:00

龙是真的吗?为什么古代有龙而现代没有呢?灭绝了吗?

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或蛇身人首),又被称为“龙祖”。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记年》),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传说龙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龙后成为皇权象征,皇帝又称为真龙天子,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龙的传说。
《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两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传说。在中国,流行“耍龙灯”(“舞龙”、“龙灯舞”)等风俗。
1957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于西坪乡石坪村的人面鲵鱼瓶,经考古勘察为新石器时代遗物,为当时人类对于经神化的人类先祖的想象,是原始龙的雏形。
1970年代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过“C”型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45号墓发现了蚌塑龙虎,考古和碳-14测定墓葬的年代在距今6500年前左右。
据学者李学勤、冯时等考证,45号墓发现的蚌塑龙虎与中国传统天文学中的四象有密切的联系。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位,对应的地支是辰。
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香港渣打银行在1979年起发行的钞票都是以这些瑞兽为题材。(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
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龙也是中国帝制时期的皇帝象征物,唯有皇帝能使用五爪的龙当作记号或黄袍上的刺绣,其他大臣及皇族只能用四爪的龙又称蟒,在台湾的许多庙宇皆有龙的雕像或画像,皆是四爪龙。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帝王也称呼自己为“真龙天子”,龙也具有权力的象征。与皇帝有关的事物也背影上了龙的标记,如“龙床”、“龙颜”、“龙袍”等。
龙的形象历来有不同说法,而根据《说文解字》记载,说龙的样子似披鳞的长虫,可亮可暗,可大可小,亦可长可短,除说明了是条状披鳞外,其他特征都是不定数的。
《说文解字》:“龙,从肉、飞之形,童省声。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广雅·释螭》:“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五角曰螭龙。”
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眼似兔,角似鹿,嘴似牛,头似驼,身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声如戛铜盘。口有须髯,颔有明珠,喉有逆鳞。头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至于《广雅·释螭》中则提到龙分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两角为龙,独角为蛟,无角为螭,无脚为蠋。
东汉学者王符就认为,龙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形象(也称作九不像),与现今流行的形象已非常接近。然而,又有一称,龙具有“虾眼”、“鹿角”、“牛鼻”、“狗嘴”、“鲶须”、“狮鬃”、“鹰爪”、“鱼鳞”、“蛇尾”九种动物所组成。+
根据动物学家杨钟健以及历史学家何新在20世纪末公布的研究,认为龙的原型是大型爬行类动物,主要是鳄鱼(水龙)及巨蜥(山龙)。
上古三代以前,中国古陆气候暖湿,此二类动物在中国大地多所存在,旧石器新石器遗址中都有鳄鱼骨化石的发现。传说中所谓贪吃的“饕餮”之名,也不过是凶猛鳄类(如鼍龙)的转语。《左传》中曾经记载黄河沼区域发生著名的“龙”斗记载,也就是鳄鱼的求偶争斗。
根据台湾科学家赵丰于2007年的演讲,认为蛇或鼍(扬子鳄)都是匐伏于地,不合乎龙会通天的特征,不致成为崇拜对象,提出龙的原型应为龙卷风。
演讲指出《说文解字》中记“龙,从肉、飞之形,童省声。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和龙卷风伴随暴雨、闪电、冰雹而造成不同光影色彩,及能大能细的特征对应,出现季节也同为春季到秋季(龙卷风季节通常从3月到10月),至于“童省声”发音则为龙卷风沉重的风雷声。另外甲骨文中的“龙”字一律是大首弯尾直立状,与龙卷风的直立弯曲的漏斗状形态相同。
除形态、特征外,也提出《易经》坤卦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和《左传》中“龙斗于郑时门之外洧渊”,是在形容多道龙卷风于平原或水畔互碰,卷起黑黄色的泥土,混著雨一起降下。同时也认为《易经》乾卦中多项引用龙做为比喻的记载,都是在影射著龙卷风。
由于中国华北和美国中部草原带的纬度,地形环境,气候条件,都非常为类似,古代中国黄河流域可能常有龙卷风发生,古人看见龙卷风而塑造了龙的形象。赵丰推测1万年前最近一次冰河期完结后,接着的大暖期持续到距今3000年前,大暖期完结令气候条件改变,使龙卷风绝迹,后代对龙卷风失去认知,龙的来历因而失传了。
谈到龙文化的诞生,不能不提到三皇之首伏羲。在距今近八千年前,以河南淮阴县为中心的黄河流域,生活着一个伟大的部落,这个部落完成了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部落的图腾是一条巨大的莽蛇,部落的首领就是太昊伏羲氏。
当时华夏大地与蟒蛇部落并存的有九大部落集团,日益强大的莽蛇部落在某年的甲历二月初二,首先征服了以雄鹿为图腾的雄鹿部落,并在莽蛇图腾上加上了雄鹿的角,标志着雄鹿部落已臣服于莽蛇部落。不久,伏羲又征服了以鳄鱼为图腾的鳄鱼部落,于是在莽蛇的图腾上又加上了鳄鱼的头。之后,老虎部落、苍鹰部落以及巨蜥、红鲤、白鲨、白马、长须鲸等部落,都纷纷相继投奔到伏羲的莽蛇图腾之下。伏羲就取白马的脸、巨蜥的腿、老虎的眼、苍鹰的爪、红鲤的鳞、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充实到莽蛇图腾之上。至此,就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图腾。这个新图腾,标志着伏羲完成了统一华夏的大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结盟。从而使伏羲成为华夏远古时期的第一位帝王,宛丘成为神州大地的第一个都城。
伏羲新创制的图腾与原来的莽蛇图腾相比,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再沿用莽蛇图腾的名称,显然已不相称。有一天,伏羲召集九大部落的首领到都城宛丘,首先宣布这一年为太昊元年,大家共尊太昊伏羲为大王。接着共同商讨新图腾的名字。大家一致认为新图腾创制得好,代表了九大部落的心愿,但究竟应为何名,谁也说不出个道道来。正在这时,风云际会,一道闪电划过天穹,那耀眼的闪电图象极象他们的新图腾。紧接着,“轰隆隆”一阵巨响。伏羲从这“隆隆”雷声中,顿然彻悟,他大喊一声:“好!我们的新图腾就称之为隆(龙)”。九大部落首领欢呼雀跃,伏羲也异常兴奋,他把目光转向负责造甲历的昊英,问道,“今日为何时”?昊英道:“禀大王,今日为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伏羲大声说:“好,太昊元年九月初五日,龙图大展。今日始,天下九州,统称隆(龙)师。”
《竹书纪年》记述:伏羲“立九相六佐,制九州。”从这一天起,隆(龙)图腾在神州大地树起,它象征着九大部落的一统,象征着龙师的兴旺发达。从此,“九州之牧,各统其人,群居于外”。之后,伏羲与负责造书契的朱襄共同造字为“龙”,“龙”的左边为雷鸣之音,“龙”的右边为闪电之相,左右合之为“龙”。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大融合。
《左传》记述:“太昊以龙纪,故为龙师”。《纲鉴易知录》云:“太昊时始以龙纪,号曰龙师。”这二个记述充分说明,龙是伏羲创造的,龙师是伏羲氏族集团的总称。龙的图腾,自号龙师,是伏羲的伟大创举,而“以龙纪官,分理九州”,更是伏羲光大龙文化的伟大功绩。
因此,伏羲理所当然的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代龙祖,也是中华子孙最早的人文始祖。
伏羲不仅将龙作为九州一统的图腾文化,还将龙应用在他所创立的八卦文化中,乾卦里有“飞龙在天”的“九五”爻卦辞。“九五” 既是九月初五日的缩写,又是龙的代码。历代称皇帝为“九五至尊”,即是说皇帝是真龙天子。随着历史的积淀和蕴蓄,龙文化是泱泱中华民族感情、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体现。
世界上习惯于把中华民族称作为龙的民族,把炎黄子孙称作为龙的传人,国人称伏羲建都的宛丘(即河南省淮阳县)为龙都,称太昊陵前的湖为龙湖,把中华大地称作九州,所有这些都是与伏羲创制龙图腾,自号龙师以龙纪官传承而来的,也是从乾卦中九五爻卦辞延伸而来的。我们中华民族,从伏羲氏开始,经神农氏、轩辕氏、尧、舜、禹……一路走来,龙脉相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伏羲不仅创立了龙文化,还第一个创立了城邦的雏形,创立了八卦文化和姓氏文化,开创了早期文字和音乐,开始了畜牧生产,尝试了医药,创制了以戈为主的兵器,制定了一套统领九州的制度等等。按世界惯例,衡量一个民族文明史的开端,必需至少同时具备三条:民族统一的语言文字,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象征国家的城邦和社会管理制度的出现。按照这个标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不应是炎黄开始算起的五千年,而应该从伏羲算起的八千年。
经过对天然石龙和易经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从天上雷电现象中看待龙的,因此龙的来源,首先一条是因为“雷电”。在现有文字记载中,《易经》应是人们将雷与龙相联系的最早的记载,先民早就有意把龙与雷进行了联系。
《易经》震卦在动物取象时,即是以龙来取象的,在八卦中,只有龙是一种虚无的形象。其他七个卦皆是以实有动物比象的。如:乾象马、坤象牛、艮象狗、巽象、兑象羊、坎象豕、离象雉。人们把震卦的动物比象取为龙,意思是说龙具有这种巨大的震动的功能。在大自然中,雷电的震动威力是无与伦比的。先民把龙与雷电比似,其一,是以雷“隆隆”之声为“龙”命名,其二以闪电的形状也比似龙的形体。从这一点说,龙是多种动物特征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龙的根源出自天然石龙,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点:一是天然石龙所在地区为古中国所在地,四时季节分明,人们在一年四季中看到的石龙的景象不同。尤其是在石龙地区每年春分前后是不是响起新年第一声雷声,与当年旱涝和农业丰歉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多少年人们的观测和实践,当时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类祖先,即用雷电“隆隆”之声,来为在当时远比现在要分明生动得多的有石质动物形体的神物,加以命名。从而有“龙”的发音、形象,并为后来“龙”字造字奠定的基础。
关天龙与雷电关系的论断,庞进先生也曾有过论述,他也认为龙的来源与自然界雷电现象有关。我想这是龙文化研究者共同的感受。这样远比把龙归结为多种动物特征组合要科学的多。
龙的起源源于自然界的雷电现象,其原因与对当时农业文明影响深远的旱涝情况和人们生存息息相关有关。“龙”的声音与“雷电”有关。而字形和形象,则与天然石龙有着很沈的渊源关系。文明初始的先民,在脱离了蒙昧、开始走向农业文明时,其耕作和收成,完全依赖于大自然,也就是天的意思。所以在文明开化较早的中原先民,把神秘莫测的天上的雷与其核心区内的非常逼真的、有动物特征的石龙相联系,并且加以神化和崇拜,以致影响到后世把龙作为整个民族的图腾。说到底,龙图腾在于中华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关于炎帝与龙的关系史书多有记载,最早见于《春秋纬》,该书记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另:《易、疏》载:“任巳感神龙而生神农”;《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巳,有娇氏之女,名安登,为少典正妃,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始教天下种谷,故人号曰神农氏。”;《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载:“有娇氏女安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炎帝母安登感神龙首于羊生炎帝神农。”
炎帝即被称为是龙的后代或传人。炎帝尝百草、教民种谷,随为农业之神。后来我们称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其根源在这里。从龙的产生,到人们对龙的崇拜,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中华先民把龙作为图腾和自认为是“龙的传人”这个普遍为先人接受的观念,产生年代较之相对较晚。“龙的传人”的来源是根据炎帝母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来的。这里的神龙,并不是虚无的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在《路史》还有尧帝母因感神龙首生尧帝的记载,尧帝与炎帝相差多少年,二个人的母亲都感神龙首于常羊,应当说明神龙首是确实存在的。这个天地造化之物就是我们洛阳伊川发现的天然石龙。天然石龙所在的沟在当地的传说中,一直就叫龙头沟,龙头与龙首是一回事。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龙是怎么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从鳄、从蛇、从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虹霓等等说法。笔者的观点是“模糊集合说”,其思路是这样的: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维面对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维又是以直观表面性、整体关联性、非逻辑的神秘性和群体表象性为待征的“模糊思维”。这样的思维足以导致我们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确、不唯一地将身外世界的种种对象,集合、升华成若干个“神物”,然后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难以捉摸的,模糊思维的直观性和表面性,使他们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将云、雷电、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运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鱼、鳄、蛇、蜥蜴,以及猪、马、牛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们看来,云、雷电、虹等在天上弯转,都和雨相关,差不多是一类;鱼、鳄、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亲近,大体上也是一类;猪喜欢水,马、牛等也都离不开水--河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么,和雨相关的在天上弯转的云、雷电、虹等,就和与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游的鱼、鳄、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
雨水适度,牧草丰茂,谷物有成;雨水乏缺,叶草干枯,百谷旱绝;雨水过量,人畜受淹,农田泡汤。生产和生活不能不依赖雨水,雨水却常常让人们依赖不上。再看这些与雨水相关的物象:云团滚滚翻卷,变化万方;雷电叱咤长空,霹雳千钧;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还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长短参差,阴森怪异的鱼、鳄、蛇、蜥蜴等等:这一切是多么神秘,多么雄奇,多么可怖可畏啊枣令人惊惧不已!
于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个“神物”,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体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肤色是多样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还应当是有头有尾的,能起能卧的,擅爬会游的,弯转曲折的,快速行进的;总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种种“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着特别特别密切关系的。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现,雨水降临时,乌云汹涌,电光闪闪,相伴随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龙卷风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而“隆隆”声本身具备着粗壮、雄浑、深沉和悠远等特点,给予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隆”这个音呼之了。
“神物”的发音是拟声,“神物”的形象该是个什么样子呢?一些人说像鱼,一些人说像鳄,一些人说像蛇,还有一些人说像云,像闪电,像虹霓;也可能今天看像这个,明天看像那个,后天看又像别一个;还可能觉得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升到天上就是云是闪电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鱼是鳄是蛇,来到陆地就是猪是马是牛。模糊思维是不讲逻辑、意识不到矛盾的,这种思维容许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容许部分和整体、单数和复数的同一。
造字的时代到了,需要给这个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个符号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像形为之。那么,让这个神物像什么形好呢?有人说像鳄,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有人说像蛇,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还有人说像闪电,就再造几个像闪电的“龙”字;另有人说身子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头却像马像牛还像猪,那么就造几个像这像那像……的“龙”字好了。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直到最后简化成现在这个“龙”。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先民们是以现实生物和自然天象为基础,将自己的对身外世界的畏惧、依赖、疑惑、想象、崇拜等等,都贯穿、投注、体现到龙的模糊集合中了。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是真的吗?为什么古代有龙而现代没有呢?灭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