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洛阳 发表于 2018-9-8 08:58

回望我的“自考”足迹

               
            
               回望我的“自考” 足迹      
                           
      初中的时候,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当年的“老三届”,中断了学业,告别了校园,汇成了上山下乡的洪流。虽然成为了知青,但心中蛰伏着一个继续读书的校园梦,回城工作后,也在为实现这一愿望悄然准备着。
          1984年的夏天,在新闻里获悉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的信息,兴奋的热度就和炽热的天气有一拼了,马不停蹄地跑到洛阳市教育局“自考办”报了名。开考“党政干部”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首考哲学和中共党史两门课程。我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终于闯进了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
       九月第一个星期天,秋高气爽,心情也是格外的清新愉悦。下午考党史,我吃过午饭,骑车先去理发休面,然后容光焕发的步入设在19中的考场。
      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铃声响起,环顾四周,发现几乎一半的座位是空着的。想必这些考生临阵退怯了 。也难怪,6月底公布开考信息,仅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是仓促了点儿。考卷发了下来,整整12页,头瞬间懵了。尽管有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先不说会不会答,光是写,手慢的人也未必写得完。
   静下心来,先答填空题和判断题,会的就认真写上,拿不准的暂且放下,不浪费时间。考场里非常寂静,耳膜里只听见钢笔拂摸纸张的沙沙声。不久,又听到几声细微的叹息声,考试不到一半时间,有几名考生便起身离去,弃考了。
   好在我平素常看一些红色书籍,对一些人和事有感性的认识,又通读了中共党史,理论上也与之串通起来,发现试题的量虽大,但似乎难度并不太大。正可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比如有一道填空题,要求答出中央红军在五次反围剿时,哪两位国军将领在何地率部起义,这个内容好像教材上没有,幸好我以前读过这方面的书籍,有印象,提笔便答出:董振堂,赵博生,江西,宁都。
   接下来的哲学考试,大同小异,纯理论的东西。不过对一些人生观,世界观这一类的名词解释,因为那个时代读马列著作以及毛选比较多,有所知晓。再加上对哲学教材突击攻读,死记硬背,倒也把考试磕磕绊绊的应付了下来。
   首考完后的时间段,便是忐忑不安的等待,便是每天跑传达室的急切。终于有一天,收到了一个写着冯平收,红色印刷体“洛阳市高教自学考试办公室”落款的牛皮纸大信封。颤抖着手,小心翼翼的撕开信封抽出那张对折的白纸,打开一看心砰砰砰的跳了起来,是单科合格通知书,表格里两行红色数字:中共党史63分,哲学61分。这两个红色的数字,在我眼睛里慢慢舒展开了两朵红花。60分万岁,此言不虚。
   后来到自考办领取单科合格证书时得知,河南省首次高教考试的这两门课程,共有三千人报考,走进考场的刚刚过半数,最终双科及格的仅有170多人。
       我一次考试双科全过,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只要努力只要刻苦只要坚持,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对下一轮考试更有信心了。
   1985年四月,考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十月,考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我仅有初中文化,且又荒废了近二十年,如今已是而立之龄,再去躬身研读这样的大专功课,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可中国不是有一句老话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咱就用这句古训来鞭策自己好啦!
    攻读现代汉语,首先要掌握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这五大要素。
单就语言来讲,最基础的汉语拼音都要从头学起。好在我领悟能力尚可,多写多记多练,很快就烂熟于心了。而古代汉语就麻烦的多,它分为古代文选,古代语言,古代常用词三个方面,艰涩难懂,很伤脑筋。我就反复阅读古文选,翻看词典,对照释义,逐字逐句解读搞清古今辞义的异同,提升阅读古文选的能力。刚开始被动的学,深入进去,反而兴趣渐浓,因为它和现代汉语一样都具备工具书的性质,对今后学习其它科目会有帮助。
   明媚的四月,牡丹香飘洛城,“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之人皆欲狂”,我却狂不起来,潜心备考,无瑕赏花观景。
   十号考试,在二十七中考场,我早早前往,到附近的西工休育场散散心,遇见同为知青队友的宋建军,李国祥,很有他乡遇故己的兴奋。相互问候后,便急切地讨论和交流起学习心得。心想,我们这一代人,风华正茂之年中断了学业,先是"闹革命",后又上山下乡,浪费了多少学习的黄金时光,破灭了多少人的大学梦想。在我们的而立之年,有机会学习深造,有了自学考试这个再充电的机会,有什么理由不去证明一下自己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春季考试,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顺利过关,为下半年的秋考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上)编织了确保成功的保护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均考出了80分以上的好成绩,说明自学的能力更加扎实了。
   高兴之余,想到了师兄老王,又徒生一缕伤感。王兄大我十岁,好学上进,只是身体不好。他的单身宿舍8平方,一床一桌,桌面上药瓶药合,书籍笔墨各占半边。他常对我说,你还年轻,多学些知识会有用处,我虽说岁数大些,也想给自己充充电,弥补过早脱离学校的遗憾。
      我们一起参加自学考试,考过的四科,他也拿到了三个合格证。眼看又一轮秋考报名在既,他却住进医院,诊断为肝癌晚期。我去看他,躺在病塌上的他,面容清瘦,情绪低落,不愿多说话。我和一起去的同事们也不知如何安慰他,心知肚明罢了。临走,他突然叫住我,声音微弱的说,替我报一下名。我点了点头,心想无论如何,他不可能参加两个月之后的考试了,但我还是决定帮他完成这也许是此生的最后的一个心愿。
      没有等来秋考,他就在秋蝉的嘶鸣声中离去了。王兄至死不渝的心结激励着我,一定百倍的努力,考完全部科目,拿到大专学历。
   目标既定,也就有了动力。孩子小,工作忙,家事多,没有大快的自学时间,就充分挖掘边边角角的零碎时间。比如学习古代文学作品选时,在厨房的墙壁上,贴满古诗词,洗菜淘米,炒菜做饭时就嘴吟心记。久而久之,那字字珠玑的唐诗宋词,那些与诗文有关的人物故事,那些文学反映的历史背景都了然于胸。
    不用说,这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是一脉相承的。由于我曾阅读过大量的文学书籍,这两门课学起来十分轻松,也有兴趣,潜移默化,顺利过关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这是1985年的金秋十月,当黄土地硕果累累之时,我也收获到了沉甸甸的自学果实:6个单科合格证书。下来一年半,还有5个单科的考试,需要再考一年半,且均须一次过关才能如期拿但毕业证书。梳理一下,写作课是我的强項,得心应手。形式逻辑和文学概论死记硬背可也。而古代文学(下),是个延续,不足为虑。只有外国文学最可能成为拦路虎。而如有一科失手,则要推后一年再考。所以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越是怕狼来吓。考外国文学就几乎马失前蹄。外国文学,两本教材尤如两块厚重的砖头,涉及欧洲文学,亚洲文学两大部分,欧州文学从古罗马古希腊起,亚州文学从古埃及古巴马伦起,上下几千年,内容山重水复,需要阅读的文学名著更是浩若烟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外国文学上下的功夫可谓悬梁刺骨了。
    谁料想,进了考场,拿到厚厚的试卷,大致浏览了一遍卷面,眼晴瞬间竟有些昏暗,使劲揉搓眼睑,再看试卷,题量大也就认了,主要是太偏太怪,一时半会理不出头绪。寂静的考场里骚动起来,有人不顾考场纪律发出了牢骚和不满。我想,这时发多大的牢骚也与事无补,会多少答多少吧。
       考试结果披露了,仅有20%的及格率,极不正常,有悖常理。我更亏了,59分,只差一分及格,也要推后一年再考,太让人沮丧心生不甘。
       省高教自考办也意识到及格率的反常,有关领导和专家经反复讨论,认为"及格的一定是合格的,合格的必然是及格的"。及格率有一个正常值,20%的及格率过低,必然造成一定量的合格考生没能取得及格成绩,足以定论出偏了考题。决定在每位考生的卷面成绩基础再增加20%分值,这样一来,我的59分变成了72分,过关了,大喜过望。
   在国家正规考试中,这样的预后处理,可以说史无前例,今后也不可能再有。这也算自学高考这个新生事物在"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的一次纠偏吧。
时间进入1986年,还有三门课目就可以笑看春风,拿到大专毕业的全部学分了。这三门课分别是古代文学作品选(下)丶文学摡论和形式逻辑。经历了前面的8课程的顺利通过,对了自学和应考己经驾轻就熟,攻下最后的三个堡垒信心十足。当然,行百里者半九十,也不能太过自信,掉以轻心。
   果然,人算不如天算,天还有不测风云。正是炎热的夏季,那天我休班,在屋里加紧复习古代文学作品选。突然,腰部隐隐跳疼,并未在意,拿手揉一揉继续攻读。不料,疼痛感越来越明显,腹部也觉得不适,有了想呕吐的感觉。学不下去了,爬到了床上,心想忍忍就过去了,却发展成了绞痛感,在床上翻来覆去,额头上流出豆大的汗珠。
   病来如山倒,得赶快去医院,挣扎着给妻子单位打了个电话。她骑车带我去了二院,初步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开了结石通等药,交待要多喝水。
      这以后,隔三岔五就要闹一回小腹绞痛,还发展到了血尿,四个加号。学习是进行不下去了,几个月不断跑几大医院,做了造影,膀胱镜等当年医疗条件下的各种检查,始终没能确诊,人却明显消瘦了。眼看“古代文学作品选”和“文学概论”的考试迫在眉睫,我却无法安静复习,产生放弃这一轮考试的想法。
      一天,到自考办去领通知,见到了在教育局工作的原中学的韩老师,向他倾诉自己的郁结,他说不能弃考,考完这两科,来年四月再考一门选修课就可以顺利毕业。而弃考,就要拖后一年毕业,孰轻孰重,你要三思。
      听师一言,语重心长。我不再退缩,艰辛复习,如期走进考场。由于病痛的耽搁,两门课都仅考60多分,勉强及恪,但已经足够了。半年后的最后一门选修课也轻松过关,大功告成。      1987年6月,终于拿到了省自考办和河南大学共同签章准于毕业的,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证书。兴奋和自豪的心情自不必多说,只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三年的知青经历,不仅磨练了肉体,也锤练了精神和意志,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这次自考的经历,难道不是这种财富的反馈?
   河南省高教自学考试首秀,洛阳市共有130多人取得了毕业证书。毕业典礼在洛阳市委办公楼四楼会议室举行,毕业生们个个喜形于色。须知,当年的自考管理非常严格,标准也比较高,能够全科一次通过,并非易事。
       大家共同商定,印制一本首届毕业生通讯录,要求每人写一句感言。我写的是如下格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心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南山之藤 发表于 2018-9-8 09:33

      自考一次成功不容易, 有志者事竟成! 赞!

飞..扬 发表于 2018-9-8 10:06

90年代的时候五大特别火

小狗拉拉 发表于 2018-9-8 10:46

曾经的自考多么的神圣,但我这个时候,基本考抄了,我大专本科门门及格,可是有些书中间的隔页都没有撕开,惭愧惭愧

一生何求 发表于 2018-9-8 10:58

听了几节课,放弃了,高数好难!:L

铁道员 发表于 2018-9-8 11:16

:victory:

芯势力 发表于 2018-9-8 11:19

敬佩。你的文凭含金量强于我身边大多全日制本科生。

锋语 发表于 2018-9-8 12:09

我是90年代初参加自考,报的是工业经济管理,历时全部都是一次考过。最怵的高数考了73分,而最有把握的大学语文却只考了61分。换了工作岗位后,因为工作需要,98年开始又攻读新闻本科。但那时生活安定下来,娶妻生子,乱七八糟的事儿也多了起来,动力也远不如以前,不过还是一次过关。到02年拿到郑大的新闻本科毕业证。

关关雎鸠 发表于 2018-9-8 12:11

看到同学了,敬礼了。

关关雎鸠 发表于 2018-9-8 12:18

我是85年中南五省统考,考上了洛阳某大专学校,脱产学习2年,全日制的,17门功课。
想想也是怪有意思,毕竟当年拼搏过,单位20多位预科生,就我成功考入某校。
看看现在的学生,能考好就有相对多的机会,多好。就是近视眼太多。

大平洛阳 发表于 2018-9-8 15:56

关关雎鸠 发表于 2018-9-8 12:11
看到同学了,敬礼了。

问好,同学!

511498519 发表于 2018-9-8 16:10

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易,成就难,楼主的坚持不懈精神值得学习

大平洛阳 发表于 2018-9-8 21:54

南山之藤 发表于 2018-9-8 09:33
自考一次成功不容易, 有志者事竟成! 赞!

谢谢!

琴酒 发表于 2018-9-8 21:55

我挺佩服一直都在学习的人:D

大平洛阳 发表于 2018-9-8 21:56

芯势力 发表于 2018-9-8 11:19
敬佩。你的文凭含金量强于我身边大多全日制本科生。

谢谢!

Gyc1961 发表于 2018-9-8 22:58

佩服你!不容易。

咋啦,乖 发表于 2018-9-8 23:46

好运来47323 发表于 2020-9-11 17:49

楼主好优秀,想自考的朋友可联系我

洛阳旅游年票 发表于 2020-9-11 19:03

励志哥,当年的自考,不亚于现在的985 211.

绿叶 发表于 2020-9-11 19:05

洛阳旅游年票 发表于 2020-9-11 19:03
励志哥,当年的自考,不亚于现在的985 211.

当年的985,211相当于现在什么呢?

奔跑鐵腿 发表于 2020-9-11 19:35

贝塔 发表于 2020-9-11 21:14

我是95年半路出家自考的会计专业,12门二年一次考完,最高一科基础会计96分,高等数学93分,12科平均分85分以上。

nvidia 发表于 2020-9-12 11:52

自考卷子我看过。容易的不能行。基本都是送分题。本人2002年211科班本科。

贝塔 发表于 2020-9-12 12:05

nvidia 发表于 2020-9-12 11:52
自考卷子我看过。容易的不能行。基本都是送分题。本人2002年211科班本科。

你说的太对了,自考基本上就是考书上的例题,根本没有一点难度,我学医的二年都能考个会计大专。什么高数难了?大学语文难了?真不知道有啥难的!

nvidia 发表于 2020-9-12 13:28

贝塔 发表于 2020-9-12 12:05
你说的太对了,自考基本上就是考书上的例题,根本没有一点难度,我学医的二年都能考个会计大专。什么高数 ...

基础太差就学不成。比如高数,高中的一阶导数都不会,大学的高阶导数更不会。高数不会,文科几乎必学的微观经济学就傻眼。
英语也这样,初中主谓宾都搞不清,高中复合句就傻眼。大学英语几乎不学语法,你背单词再多,遇到复合句还是不会。
知识一环套一环。
错过一环,后面就傻眼。

wanghlgpec123 发表于 2020-9-12 14:04

佩服楼主的精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望我的“自考”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