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国产手机一哥突然“复牌”
对于酷派手机,部分小伙伴可能有些误解:它可不是什么“互联网品牌”出身,在 BP 机时代就已经雄踞一方。1992 年,深圳大学的郭德英教授决心创业,“宇龙通信”公司诞生;
身为西电毕业生、上海交大通信专业硕士,郭教授在通信行业简直是“天降神人”;
彼时移动通信行业还是 BP 机时代,他的公司三年就量产了国产操作系统的 BP 机,而且是第一个达成此壮举的企业。
郭教授的企业一炮而红,直接跃升国内顶尖 BP 机厂商之一。
2002 年,郭教授发现,宇龙通信最大的竞争对手“波导”竟然将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做起来了,而且销量在国内长期霸榜第一;
更多的友商也在加入这个市场,这让他意识到:再不转型,怕是分不上“蛋糕”了。
2003 年,宇龙通信凭借自己在 BP 机中的上游地位,与联通一拍即合,推出了“酷派 688 手机”;
这也是 Coolpad 品牌最初诞生的地方。
酷派的第一款手机配置极高,在国内首发了彩色电阻触控屏幕。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款机器可以用“三体科技”形容。
不过,让友商们始料未及的是:联通竟然成为它们最难逾越的“大山”!
因为当时只有联通一家运营商独占市场,酷派通过联通的运营商渠道疯狂扩张,此后竟成为了友商们数年的“噩梦”。
酷派能产多少手机,联通就能卖多少。
更让友商绝望的是:酷派不仅产销自由,技术迭代也非常快。
2004 年,中国联通进行技术革新,发布了双卡双模技术标准;
而酷派也不负所望,首发量产全球第一款双卡双待手机“酷派 828 ”!
2004 年底,酷派迅速在港交所敲钟上市。从此,酷派开启了自己的“飞驰人生”。
直到 2007 年之前,酷派与联通亲密无间,年销售额突破 10 亿大关。
2007 年,是酷派手机的一次“命运拐点”,国内通信行业进入 3G 时代。
酷派作为技术实力顶尖的企业,自然继续抢占先机,推出了首款 3G TD / GSM 双模双待手机“酷派 6260 ”。
即便进入新时代,酷派依然“强到飞起”!靠着与联通的关系照样产多少就能卖多少。
然而,俗话说“人红三年”,酷派也没能逃脱这个“定律”。
2008 年,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通信垄断”局面,工信部强制为联通、电信和移动三个运营商洗牌。
各大手机品牌的“苦日子”算是到头了...你联通不是喜欢酷派吗?
哎~~我找电信和移动合作,你有运营商渠道,我也有!
由于三家运营商成为竞争对手,运营商纷纷要求手机品牌压价;
理由是:运营商和手机品牌都能同时扩张市场,是“双赢”局面。
这个理由非常无解,没办法...时代的浪潮是无法阻挡的。
运营商改革,对酷派却是“噩耗”。
这一年公司利润严重折损,首次出现负增长,亏损 7600 万港元。
2009 年,郭德英再次出面,指定了酷派新的发展道路:全力研发刚刚商用的 Android 系统。
这让公司高层都错愕不已,要知道:Android 当时仅有全球 4% 的市场,连 5% 的“生死关”都没渡过。
事实证明,郭教授超越常人的眼光再次拯救了下滑的酷派手机。
2010 年,酷派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 3G 安卓智能手机“酷派 N930 ”。
另外,酷派可能是跟运营商接触多年,知道了“合约机”的消息,N930 也加入了“充话费送手机”的行列;
因为其出色的 3G 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这款手机已经不能用“爆款”形容。
2010 年的酷派财报就从去年的亏损状态变成净利润 4.5 亿元,如此迅速的变现能力让友商们瞠目结舌!
酷派迎来自己的“第二春”,直至 2013 年,“中华酷联”四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这四家国产手机品牌都是靠着自研技术起家的“狠角色”。
2014 年,工信部勒令三大运营商削减营销费用,以控制逐渐失控的市场,并取消了购机补贴;
这让所有配置很高的智能手机失去了“充话费即送”的资格。“中华酷联”遭到严重挫败,只能各自谋生。
酷派的新方案是:线上线下两手抓。线上推出“酷派大神”品牌,线下则是推出了“ ivvi ”品牌;
这个 ivvi 就比较“抽象”,自己没干成,反而是山寨机至今还混得风声水起。
酷派大神则是公司主推的新品牌,它也是众多年轻人现在所熟知的“酷派”。
首款机器“大神 F1 ”一经推出便迅速爆火;随后又顺势推出大神 F2 等经典机型,以 800 元的价格迅速走量。
2014 年 5 月,酷派在国内 4G 手机市场力压苹果、三星,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
但是,酷派还未强生,意外就再次降临:雷军带着他的“红米手机”强势突围;
竟然止住了酷派扩张的势头,这让公司非常忌惮。
为此,郭德英再次出面,于 2015 年与网安公司 360 合作,成立合资品牌“奇酷手机”,酷派占股 55%。
不过,郭教授在这次合作中犯了大忌,竟将大神品牌让渡给 360。
产生的后果是:奇酷和大神两个品牌的产品都被周鸿祎把持,自己倒成了“撒手掌柜”。
事实证明,小米手机在互联网方面无人能敌,周鸿祎后续节节败退。
此刻,郭德英也没办法了,手里一个“筹码”都没了。
因此,他偷偷将酷派 16% 的股权出给乐视的贾跃亭;
周鸿祎知道后勃然大怒,指责酷派违背了股权合约,要求其赔偿;
郭德英最终将部分酷派股份赔给 360,后者的股权增加到 75%。
从此,酷派手机“名存实亡”......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 2015 年,可谓是:朝夕之间。
2016 年,郭德英似是“看透红尘”,将酷派剩余的股权都卖给了“贾老板”,至此酷派彻底易主;
2017 年,乐视背上巨额债务,贾老板光速“润”到美国,酷派股权不了了之;2018 年,周鸿祎与雷军“对峙”数年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最终解散手机团队退场。
2017 年,乐视员工“跑路”后,酷派老员工“蒋超”接下酷派的烂摊子。
他积极拉拢投资,又在海外低端市场积蓄力量,网传酷派最后积累了 20 亿资本回归。
但资本方很强势,高价购买了过半股权,掌舵人也因此换成了房地产行业的陈家俊。
2021年,酷派重新回归国内市场,但上市的机器都是联发科 G85、天玑 900 等低端手机。
后来,2023 年酷派又宣布再次回归,机器依然是“老古董”,甚至又干起“功能机”的生意。
陈家俊自知手机业务已经没有复苏可能,在 2023 年下半年加码数字货币业务。简单来说就:放贷和挖矿。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加密货币业务收入、租金收入分别为 4124 万港元、4340 万港元,占公司收入的 16.3% 和 17.2%。
此次复牌,酷派是否会继续深耕手机业务,还是会进一步拓展数字货币等新业务领域,目前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酷派的未来走向都备受关注,它能否续写曾经的辉煌,重回国产手机一线阵营,让我们拭目以待。
用过好几个酷派手机,确实不错,挺有感情,拍照功能也很厉害 酷派很多都是三大公司的定制机,我也用过几个,用着确实不错 当时移动推荐一款智能手机,二百块钱一部,于是托人弄了一部,好是好,就是网速跟不上。 人生第一部手机大概是在本世纪初,摩托罗拉2288。
第二部是东信的电信CDMA手机,第三部开始进入彩屏时代,奥克斯折叠手机,第四部是波导的平板手机,第五部开始是智能手机,摩托罗拉的侧滑盖MB200手机。第六部是华为的荣耀3,紧接着是荣耀5、6、7,后来开始拥趸小米,红米K30,到现在的K60。
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二部和第三部中间还有没有,一时想不起来了。
用过的诺基亚,可以手写短信的。索爱机,乐视,两部POOP。最满意的当属索爱了,拍照片特别清楚。 酷派垃圾中的战斗机,经常死机,需要定期去百货楼对面的维修站刷新系统 没用过酷派 :) 现在国产机华为,小米,oppo,vovo,都很厉害,回不回归已没有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