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刀笔吏 发表于 2025-2-18 00:24

为什么洛阳不能像杭州一样出“六小龙”企业?

身为家乡人,盼着家乡好;
家乡企业好,家乡人才好。

其实这就构不成一个问题,就好比拿自行车跟轿车相比,一个地方之所以会成为其当下的样子,看看历史的沿革,就大概能推测未来的发展。只是,洛阳有自己辉煌的历史,不论是已经进入历史故纸堆的隋唐盛世,还是上世纪90年代前大厂,至少给洛阳人可以参考的过去。这就好比中国足球踢好了是意外之喜,踢差了情有可原;但乒乓球踢好了是情有可原,踢差了天理不容。

为什么洛阳不能像杭州一样出“六小龙”企业?这个问题该改成,为什么三四线城市不能像超一线城市一样出“六小龙”企业?
也许你会说,问题这么一改,就不用回答了,但洛阳偏偏就是洛阳,辉煌的历史给了洛阳人高傲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勇气,家道中落,但仍然满腹经纶,当下的洛阳,最需要的是褪去破烂的长衫,不要再沉浸在周公故里的春秋大梦中;卸去褪色的朱华,不要再回味大曌女皇的凤冠霞帔。认认真真地反思过去,踏踏实实地谋划未来,或许才能从众多三四线城市已经碾烂的车辙中拐出来,走上一条真正的快车道。


一、错过了历史发展的机遇
90年代以后,中国的城市有两种发展途径,一个是政治资源密集型,一个是经济资源密集型,前者是省会,后者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后者是前者的经济基础。但外贸的马车放慢后,亟需内循环促进经济增长,内循环又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和消费扛起大旗。随着房地产时代的终结,以及疫情撤掉了财政的遮羞布,唯一有效的增长点只能是消费。而消费总而言之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必需型消费,如教育、医疗、住房,这些消费已经伴随漫长的改革开放历史,完成了自身的快速增长,甚至也已经进入了衰退,无法领潮;只有另一类更新换代类消费,才能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浪潮。


洛阳人总是在缅怀曾经的各类大厂,“一五”期间洛阳大厂矿的辉煌,在当时是划时代的,肩负着更新换代全国同类产品的重任,但是当市场放开后,这些大厂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时至如今,有谁还会认为拖拉机、轴承厂、起重机是什么高新科技呢?诚然,国之重器需要洛阳,但洛阳大厂贡献还是太少了,成飞、沈飞之类才是真正的引领,我们洛阳能贡献一些零部件,已实属难得。


更新换代类消费需要敏锐的市场动态和活跃的市场环境,21世纪无疑是互联网的世界,是全面智能化的开始,在这方面,除非再一次的工业革命和开天辟地的科技奇才同时在洛阳发生,否则,很难想象洛阳这样的三线城市能同杭州之流在互联网的世界同台竞技,这是不切实际的美梦罢了。杭州不是今年才有的“六小龙”,这只是媒体的一个噱头罢了,需要看到的是天壤一样的经济发展水平。





洛阳刀笔吏 发表于 2025-2-18 01:26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说一个悲观的观点,当你把洛阳首先定义为一个三线城市,就会知道不出意外的话,洛阳的发展就是全国所有三线城市过去发展的缩影和未来发展的代表。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这是中国近几十年的主旋律。摘下“洛阳”这两个金字招牌,将洛阳看成一个普通的三线城市,就一下子一目了然了。

因为洛阳是三线城市,所以无法从上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必须服从省会郑州的首位度,还有河南“种粮大省”的定位,因为全国所有的三线城市,在过去的城镇化发展中,就是向二线、一线城市输送物资和人才的,城市和农村的剪刀差显而易见,各个不同圈层的城市之间,不也是这样的剪刀差,只不过不像商品交换那么赤裸裸罢了。当一个普通洛阳家庭辛苦花费22年培养的孩子落户大城市,并且还在持续掏空“六个钱包”,就清楚为什么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会继续崩塌。

这就是经济基础,因为城市的定位不同,所以洛阳城市区能够吸引的主要人口实际上是周边的县,城市区人口总体是外流的。又因为三线城市没有活跃的民营经济,无法吸引外来城市的非体制内就业人口,导致创新不足,现有经济主要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内向型经济,也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教育医疗住房。如果说得具象化一点,就是你在洛阳城市区看到的所有沿街门店基本上都是内向型经济,可替代性极强,无法产生持续的经济引领作用,无法将洛阳城外部的钱赚到洛阳来,而这些外边来的钱,才是保持洛阳经济活力不减的“新水”。
洛阳近年来,连续提出“外向度”,就是基于对外赚钱的能力,“外向度”意味着将产品和服务卖给洛阳以外的其他地区,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是需要本地就业人口生产的,同时也是外地不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外向度”低,所以域内经济活力差,高层级人才少,并不断恶性循环,人才外逃,整个经济自我维持体系不断崩塌,经济的“内向度”越来越高,成为了所谓的“养老型”城市。“养老型”城市,消费活力弱,但大量的公共基础服务还要继续,又造成城市负担重、财税收入低,国家转移支付的金钱,最终又以“六个钱包”的形式转移给了大城市,这就是当今大部分三线城市的基本经济格局。
当一个城市迈向衰老时,就会发生上述这些问题,进而影响这个城市体制内人员的思维和人民群众的思维。因为缺乏外向型经济,内向型的经济造成大部分人的收入不高,高度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生活类消费让大部分体制外人员战战兢兢,害怕失业;体制内人员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权力寻租现象难以避免,甚至最基层的政府办事员也开始耀武扬威,因为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失去了任何进取的意义;如果缺乏监督机制,再加上任何三线城市都极其重视的招商引资,错误的招商引资策略就好比将微薄的政府补像鲜肉一样投入到整日吃腐肉的狼群里,导致平庸的生意人将政府看做最大的客户,将中标看成是有实力的象征,这会带动整个城市人口的思维变成政府思维,而不是市场思维,有事只能找市长。企业被罚了被关了,怪政府不支持;企业没赚到钱,怪政府补贴不到位;养成了一群巨婴。当这些巨婴长大后,甚至会打压同类型的创新企业,因为不要补贴的创新企业会促使政府醒悟,最后让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种“政府决定论”中。

洛阳刀笔吏 发表于 2025-2-18 01:57

三、上层建筑改变经济基础

想要破局,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扭转螺旋下降的态势为螺旋上升,政府无疑必须带头,民众需要广泛参与,不亚于长征的难度,有可能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努力。
短期破局几乎无可能。因为任何最终璀璨的创新,都是建立在无数的尝试和失败基础上。
首先需要政府改变自己短视的政绩观。招商引资需要招来成长型企业、外向型企业,而非短期获利型企业和内向型企业,例如类似共享单车企业、成熟平台企业、大型商超,其不仅不是内向型企业,反而是其他城市的外向型企业,不应成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以免浪费政府资源,放任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即可。
像办企业一样办政府,制止浪费,精打细算,提高政府效率,包括资金使用效率和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也就是谢绝那些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铺张浪费,让专业人员干专业的事,讲结果,也讲方法、讲过程。

第二是提高软性公共服务,尤其是放弃一切不利于营商环境优化的政府隐性壁垒。城市让人舒服,不在于马路多宽、高架多快,而在于你高速奔向的每一个政府人员,都发自肺腑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折腾”人民。学生家长在乎的是学校的教学楼多高,操场多绿吗?我们在乎的是老师有多认真地教课,水平有多高;生病了,我们在乎的是有多少尖端科技可以恢复健康吗?而是医生不要让病人花无所谓的钱,做没必要的检查。敞开人民监督的渠道,最重要的是透明化政府办事的一切程序、规矩、文书,让政府彻底失去隐形寻租通道,大力倡导不见面办事,因为年轻人不喜欢,而且越是人与人见面 ,越是无法掌控其中具体的流程化数据和隐性壁垒。

第三是不要一味只守底线,中规中矩只能沦为平庸。安全底线、环保底线、稳定底线等底线思维固然重要,但何尝不是一种“不担当”的借口,别人没干过的事,咱也不干;别人干过的事,咱得再观察观察;别人干成的事,我们大概学学,因为已经没有“首创”政绩了。吃饭问题和健康问题,在饿急了的时候就不是个选择题。

第四是鼓励创新,吸引年轻人来。一个暮气沉沉的城市,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消费活力的,也不会有什么创新;创新是心态“年轻”的人的事,要创新,就要容错,要吸引年轻人来,就要适应年轻人的思维方式,给年轻人公平的待遇,不要让外来的年轻人处处觉得低人一等。这种对待年轻人公平的办事方式,会推及全社会,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成本。让新鲜的血液激发陈旧的血液的活力,而不是让陈旧的血液逐渐停滞流动。

任何的事业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毕竟,经济发展最终也是为了惠及全体。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5-2-18 09:07

仔细看了帖子不免心中一阵黯然,黯然后又悄悄抹去眼角留下的水滴,曾经的辉煌似乎一去不复返了。用现在的眼光看,洛阳已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洛阳”。

360安全浏览器 发表于 2025-2-18 09:15

有些事情不是想的那么简单,

goforone 发表于 2025-2-18 09:37

洛阳的没落是一个大趋势,有政策也没办法。内向互卷竞争。但是要拉起来洛阳的经济,捷径最快的就是产品销售到欧美,立竿见影。比如,原产地在洛阳的一切商品,0关税进入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不出10年,洛阳追平深圳。但是,这样的好事,凭什么落在洛阳头上。所以,无解。

逍遥顽童 发表于 2025-2-18 09:42

和那个天天规划高铁新线路的人一样,闲的

专扯J∞蛋 发表于 2025-2-18 09:55

       一鲸落万物生,“四减一力戒”。

逍遥顽童 发表于 2025-2-18 10:04

一鲸落万 物生不符合生态规律,有万 物的地方才有鲸鱼出没,深山老林里才有老 虎,万 物和鲸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有你才有我的关系,不是你 死 我 活的关系。

平湖夜色 发表于 2025-2-18 10:08

goforone 发表于 2025-2-18 09:37
洛阳的没落是一个大趋势,有政策也没办法。内向互卷竞争。但是要拉起来洛阳的经济,捷径最快的就是产品销售 ...
说天时、地利、人和, 还不够,增加个开拓或创新。   
构成 天时 地利 人和 创新
我有个大胆创新设想:

洛阳跨省际划归为:杭州市洛阳区。

逍遥顽童 发表于 2025-2-18 10:12

平湖夜色 发表于 2025-2-18 10:08
我有个大 胆创 新设想:

洛 阳跨 省际划归为:杭 州市洛 阳区。


扁担非要绑在了板凳上,板凳偏不要扁担绑在了板凳上:lol

过客~~~ 发表于 2025-2-18 10:59

这事看看手指头,哦,脚指头也行。。。综合因素再多,最后还是不一般齐:lol

各领风骚、此消彼长合乎道法,再者,洛阳这方水土依旧滋养着一方河洛儿女不是?随遇而安呗,慌什么?:lol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5-2-18 16:26

还是小刀同志厉害,刀刀见血
纵横捭阖,洋洋洒洒几万字

然也 发表于 2025-2-18 16:54

好文采

锄禾11 发表于 2025-2-18 17:34

不错:)

雒阳洛阳 发表于 2025-2-18 20:37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法乎其下,则无所得。
当把自己定位于三线城市,棋局未开已输一子!苏州难道不是地级?虽然洛阳的城市等级是实情,但着眼点不能如此。
能走出去的洛阳孩子,都是有基本的经济支持,为其他地方输送人才,输送资金,而成本留在了洛阳。

soot 发表于 2025-2-23 13:17

https://www.lyshangdu.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502/20/150335ly9k6yooeas06j0o.jpg

smdbd 发表于 2025-2-23 19:00

哈哈哈,杭州的确有魅力

你在哪 发表于 2025-2-24 11:22

招商引资需要招来成长型企业、外向型企业,而非短期获利型企业和内向型企业,例如类似共享单车企业、成熟平台企业、大型商超,其不仅不是内向型企业,反而是其他城市的外向型企业,不应成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以免浪费政府资源,放任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即可。

风无形 发表于 2025-2-24 13:29

洛阳也有6小龙,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不翻汤,小碗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洛阳不能像杭州一样出“六小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