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25-1-30 22:48

周武王“宅兹中国”的王都“成周”探秘

周武王“宅兹中国”的王都“成周”探秘      原创:翟智高
   西周初年的何尊,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尊,出土于陕西宝鸡,记载了周武王选定洛阳为开国王都。尊内镌刻有112字的铭文,特别是铭文中的“唯王初迁宅于成周,福自天”,“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是目前所见唯一镌刻有“中国”二字的青铜器。

https://lyshangdu.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30/015441onuk9dsdbd07d0z2.jpg

    周武王“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就是在洛邑建“成周”王都。
    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记录了周武王伐商胜利后:“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於营丘,曰齐。封其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叔鲜於管,弟叔度於蔡。馀各以次受封。
  武王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後去。纵马於华山之阳,放牛於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周武王所说的南望三涂,指九皋山脉中段的金鼎山区域,东西横列的山形,像巨型鲲鹏展翅形状。向北突出有三个山头,均为海拔640米,分别是牛山、马山、虎山,古称三涂(凸)山。大鹏鸟山形的鸟头,正对照洛阳周王城南大门,兆瑞周王朝展翅腾飞的宏伟气势。洛阳周王城向南的中轴线,正照直九皋天室山大鹏鸟的鸟头。
https://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_v5/679afc10671241738210320.jpeg!m1024https://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_v5/679af980de5b4.jpg!m1024
天室山三凸(涂)牛马虎山中间是大鹏峰(鸟首)
https://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_v5/679af99f33bce.jpg!m1024         

https://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_v5/679af9ede8d42.png!m1024         


   九皋山是古都洛阳南的屏障和照壁,从龙门口到九皋山之间,伊河北流洛阳,伊河两边溪流密布,佳饶鱼苇,山丘环卫,是被周武王和姜太公称为“天室”的宝地。   周武王说的“北望岳鄙”,指太行山向南最突出的王屋山区域,与南部九皋天室山的三凸(涂)牛马虎相对,大鹏峰与涧河与洛水交汇的“涧汭”地区,正在南北子午中轴线的中段。https://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_v5/679afb4684c33.jpg!m1024         
   周王朝首都南北子午中轴线的确定,是太保召公遵照武王遗愿,奉周成王之命,来洛邑“相宅,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就是相看洛邑王都山川水流地理环境的风水。https://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_v5/679afb07de09c.jpg!m1024
《尚书 召诰》:“成王在丰,欲营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
   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那么“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在何处?
      在《尚书 周书 洛诰》中有答案:据洛诰记载: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
   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   《周书》称:“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   周公占卜的最吉处是“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正是“涧汭”到“瀍汭”区域。表明召公相宅攻位的“洛汭”,是涧水和瀍水汇入洛水之间区域。
      
“成周”在何处?
    有说是在汉魏故城。    也有人说是在瀍水北窑一带。
       北魏《水经注,洛水》,引用《周书》的记载,“洛水又东北过河南县南,《孝经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
《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年,洛绝于周。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洛城,《郡国志》所谓甘城也。
   此论明确“成周”“南系洛水,北因郏山”。南边有“甘城”(甘水入洛丰李一带)”。

郏山,即邙山最向南突出的地方,又是涧水入洛之处,名曰“涧汭”。“郏”与“涧”水对应处,称“郏汭”,就是后世说的“定鼎郏鄏”的“涧汭”宝地。
https://images.blogchina.com/artpic_upload_v5/679afbf7860e1.jpg!m1024         
   “成王定鼎于郏鄏 ”,引出了《问鼎中原》的历史典故。“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假借“尊王伐戎”的旗号,率领楚国大军直扑洛阳周王室南大门外的陆浑戎国,他想借机到洛水的“涧汭”安放九鼎的地方。但诸侯没有得到王室许可,是不能随便带兵到周天子地盘。楚庄王就在周王室的边境郊外,“观兵于周疆”搞军事演习,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在洛都郊外的新城,设宴招待从楚国远道而来的楚庄王。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有:“楚王问鼎”的事情:“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建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还有一个秦武王“问鼎送命”的历史典故。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王“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寡人死不朽矣”。他派甘茂率大军攻破宜阳(今韩城),然后由秦国丞相樗里子陪同,带领百十辆战车直入周王室洛邑九鼎安放处的太庙九鼎堂。周天子姬延(周赧王)亲自迎接,“意甚敬”。秦武王进入九鼎室,指着“雍州鼎”说,这是我老家的鼎,命身边的武士孟说把这“雍州鼎”举起来。九鼎是国之重器,武士孟说岂敢去举。秦武王见状,呵斥武士无能,遂亲自向前,把衣袖挽起,一只手抓住鼎耳,另一只手抓住鼎足,猛喝一声“起”!真把“雍州鼎”举了起来。周天子赧王和王室贵族大臣们惊得目瞪口呆,欲哭无泪(敢哭吗)。正当秦的武士欲欢呼时,却见秦武王举着鼎如石雕般一动不动,脸色却由黄变成黑紫红。说时迟,那时快,只听秦武王“啊”地一声,鼎从手中脱落,砸在他的腿上,把腿砸断。又见他口吐鲜血,倒地身亡。时在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名“嬴荡”,年仅二十三岁,谥号为(悼)。《史记》对此仅有十一个字的记载:“王与孟说举鼎,绝膑。武王死。”
《楚世家》索隐云:按《周书》,郏,雒北山名,音甲。鄏谓田厚鄏,故以名焉。” 《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西周王都“成周”之所以要选址于此,除符合北对岳鄙王屋,南朝三涂天室的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风水条件外。涧汭和瀍汭,是洛水与涧水瀍水交会处,古人视水为龍,二水相会被称为“二龍戏珠”宝地。更重有的是,这里是郏山向南突出部位,属于“乾阳地”,是天然形成的土质深厚有如“龟背”的地理地势。洛水从西南而来,直冲此地,但不会冲走“郏鄏”之地,属“财旺”宝地。由于属天然”龟背“地势,犹如剑脊挡住了直冲而来的洛水水流,洛水就只能拐弯向东而去。所以周公”作大邑成周于中土““成周”王都选址”南系洛水,北因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自周开始,历代均选洛阳的涧水,瀍水入洛区域为最佳发展宝地。
https://lyshangdu.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501/30/015840onnsnn8mc1unnrxf.jpg

   《汉书•地理志》:“河南县,故郏鄏地也。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
   周襄王时王子带事件,周襄王逃到郑国,晋国派军队抓王子带,护送周襄王从郑国返回洛都。
    《国语•晋语四》记载此事:“左师迎王于郑。王入于成周,遂定之于郏。”说明成周在“郏鄏”之“郏”。
《逸周书•作雒解》记:“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七百二十丈,……南系于雒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大县立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立城,方王城九之一,……乃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

“王城”是西周王朝的首都。其他城邑分为大县和小县两等,大县为首都的三分之一,小县为首都的九分之一。
   在“成周”的南郊设立“丘兆”,用以祭祀“上帝”。“九鼎”安放在在“郏鄏”。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亦曰,吾无专享文、武之功,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则是兄弟之能用力于王室也”。(注:“迁郏鄏”指周平王由陕西东迁到昔日洛邑郏鄏王都故地)
   宋·司马光《和张文裕安寒十首》:“何处初寒好,初寒郏鄏城。垂绅多俊颜,更第尽公卿。裘马过从盛,门阑洒扫清。谁家拥兽炭,尽日管弦声”。

(作者:洛阳邵雍思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被聘为北大资源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华龙文化协会荣誉副主席。曾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复兴基石》奖)


专扯J∞蛋 发表于 2025-1-31 14:04

       我也希望成周就是洛邑,但要允许不同观点存在。这个铭文并无标点,断句存在争议,有断作“宅兹中,国自兹乂民”的,也能解释通。
       史学界公认的西周都镐京,平王东迁,东周都洛邑。至于西周两都制,洛邑就是成周还有待补充证据。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5-1-31 14:30

宅兹中 国的 国字怎么看似彧字?

goforone 发表于 2025-1-31 15:21

古人模模糊糊,留给后人无尽烦恼

sootaa 发表于 2025-1-31 16:14

要强调: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才是本意啊

ldh988998 发表于 2025-1-31 19:24

牵引附会,无聊

洛邑神都 发表于 2025-1-31 20:47

据考证,汉魏洛阳城就是成周城旧址

洛邑神都 发表于 2025-1-31 20:50

专扯J∞蛋 发表于 2025-1-31 14:04
我也希望成周就是洛邑,但要允许不同观点存在。这个铭文并无标点,断句存在争议,有断作“宅兹中, ...
史学界没有公认西周都镐京,西安发掘了80多年,没有找到任何做为西周都城遗址的证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多人发文认为丰镐只是周人西迁的一个驿站,宗周宝鸡,成周洛邑已成共识!

洛邑神都 发表于 2025-1-31 21:06

本人前年在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亲自拍摄的,看看史学界共识是什么?

基督山公爵 发表于 2025-2-1 12:49

洛邑神都 发表于 2025-1-31 20:50
史学界没有公认西周都镐京,西安发掘了80多年,没有找到任何做为西周都城遗址的证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 ...

我怀疑这个货是个水军团队,应该踢出信息港

sootaa 发表于 2025-2-1 14:16

宅兹中,域自兹乂民——此乃真实文本。

西周定都镐京,今天西安附近原长安县境内,烽火戏诸侯后,周平王迁都洛阳(即成周),洛阳从此成为夏商周的早期都城。

洛邑神都 发表于 2025-2-2 16:33

sootaa 发表于 2025-2-1 14:16
宅兹中,域自兹乂民——此乃真实文本。

西周定都镐京,今天西安附近原长安县境内,烽火戏诸侯后,周平王迁 ...

全靠嘴,证据呢、考古证据!

基督山公爵 发表于 2025-2-2 22:48

sootaa 发表于 2025-2-1 14:16
宅兹中,域自兹乂民——此乃真实文本。

西周定都镐京,今天西安附近原长安县境内,烽火戏诸侯后,周平王迁 ...

烽火戏诸侯是野史杜撰出来的,据考证,这种用于军情传递功能的烽火台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野史小说竟然能当正史

专扯J∞蛋 发表于 2025-2-3 07:52

       断句自然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意思,至于是不是先人的意思,天知道。
       洛邑是不是成周,咱只有民间在呼喊,ra可是有全国知名专家参与,中与国分开断,就是专家的指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武王“宅兹中国”的王都“成周”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