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这本来是为了规 范社 会秩序、维护公 共利 益的手段。可如今,有些地方的罚款却成了“创收工具”。一句话:罚得你怀疑人生,罚得你家徒四壁。
李 强总 理在国 务院的一次专题会议上,明确提到,有些地方存在执 法不公、滥用裁 量 权的问题,尤其是在罚没收入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不仅让老百姓叫苦连天,也让社 会的公 平正 义受到了挑战。比如,交 通部 门、公 安机 关某些执 法行为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些罚款金额甚至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安徽淮南寿县的老顾就是个典型例子。今年9月,老顾开着小货车去加油站买柴油,准备给收割机加油,却被交 通执 法部 门以“擅自从事危险品运输”为由罚了三万块钱,还扣了车两个月。比如,某些地方的交 通执 法部 门,抓住每一个机会开罚单,不管是货车、私家车,还是三轮车,总能找到理由罚你个几百、几千。罚款金额不仅高得离谱,还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老百姓怨声载道,大家都想问一句:这罚款到底是为了治乱,还是为了“生财”?
更让人意难平的是,交 通部 门的解释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具体到罚款金额的裁定,却完全缺乏透明度。很多人都觉得,这不是在执法,而是在“抢钱”。
最令人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到企 业的正常经营。很多中小企 业因为被罚款,资金链断裂,甚至不得不关门大吉。罚款成了企 业的“致命伤”,而不是帮助它们合 规经营的工具。
在国 务 院的推动下,各地已经开始着手清理罚没收入的相关问题。多个地方政 府表示,要严格规 范执 法行 为,杜绝滥用裁 量权的现象。一些地方还表示,将对过去的不合理罚款进行清退和纠正。
10#
2025-1-30 16:45
评论(0)
收起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