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设计院、监理公司
这条产业链上的三位难兄难弟日子都不好过,好在辉煌了十几年,资深从业者都有点老底,被辞退自己交社保也能顶到退休。中青年就没那么幸运了,前两年收入高时,比着买大房,比着买豪车,比着生孩子,如今,迷茫的紧。设计院、监理公司都是轻资产技术服务企业,被欠费还是比较轻的,找不到活可以收收账、吃吃老本,加上大幅降薪,受不了的主动辞职一批(没有补偿);能熬的,拿低工资跟着熬,熬不下去时,辞退费用按上年度工资算那也少老鼻子了。
施工企业就没那么幸运了,虽不是重资产企业,也绝对不算轻资产,关键是负债太高,挣了一屁股帐(这账不会增值,只会大幅缩水,清还也遥遥无期),连头部企业都开始包地种了。降薪、裁员都是常规操作,每年都有一批熬不下去的。2020年以后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没赶上上个红利周期,也很悻悻。
前一段有个孩子辞职了,说爷爷奶奶退休了,薪水还1万多,爸妈也快退了,月薪也1万多,自己本科毕业月入3千多点,干脆回家帮爸妈给爷奶当保姆,安全又放心。
全家人都觉得决定很对,
这三个都快撑不下去了,基本都快关门了,没有项目,好不容易有个项目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去投标 大基建,容易出政/绩,但是从价值规律讲,大基建 一定要服务于高回报的社会生产环境,否则,长远看,必定是入不敷出,zf赤字高 /台,当地 民 众受累。贵/州大 山 里修了很多 壮 观的高/速,从民众讲,方便了,但因为没有社会生产汇报,代价就是当地民 众 的公 共 服 务 削 减,或者国内其他地方税收转 移 支 付,总之,价值守恒,天上不会 掉馅 饼。 撑的撑死、饿的饿死,弄几台电脑再凑俩人组个草台班子只管弄事的年代过去了。 不了解,只是觉得前几年房地产火爆,那一部分人赚的盆满钵满。 一言难尽 电视说经济持续向好,寒冬会过去的 暂时没体会到环境变化 哀 鸿 遍 野 既然国内难找项目,就到国外找。
我知道某设计院,以前在国内赚钱,工资奖金很高,
现在转向周边邻国,工资奖金依然很高。
羡慕嫉妒 平湖夜色 发表于 2024-12-22 16:51
前一段有个孩子辞职了,说爷爷奶奶退休了,薪水还1万多,爸妈也快退了,月薪也1万多,自己本科毕业月入3千 ...
暂时过渡,避一时躲不了一世 建设领域现在很惨! 作为建筑行业上游的设计院都没活了,好多人都要领基本工资了,下游行业能好哪里去?
据中国500强企业中铁建内部信息,今年一季度工程承揽额只有年度计划的10%,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如果后半年没有特殊情况,全年工程承揽额将只有计划的40%左右!其他施工单位就可想而知了。
目前,建筑行业各单位的领导都有点焦头烂额,如果不使出吃奶的劲,年度计划的50%都难以完成,意味着已经开始的减员增效和降本增效也无法完成。因为不能开源了,没有源水了,节啥流?一个国企单位不能眼睁睁的在自己手中垮掉啊,上级领导也不能饶了你,这真是铁锅炖大鹅啊!
上面天津的那家设计院主要原因是不少项目停滞或者项目已完工但没有新项目,项目部员工开始实行间歇期待岗,待岗时间是从今年6月1日开始,在这之前,完成现有工作交接。
当然待岗期间,也是有钱的,只是少的可怜,第一个月是基本工资发放,2-3个月按天津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也就是2320元,第四个月起,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生活费。如果在此期间合同到期了,按期自然终止劳动合同。
这间歇期一待岗,基本上意味着从公司“离职”了,虽然公司没有解聘员工,但回去的可能性也不大。
那个江苏某地级市YZ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薪资,月发到手1900多点,不足2000。查了下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2490元,月发都达不到当地最低要求了,令人唏嘘。我相信有些公司确实效益不好,也确实扛了很久,现在也确实发不出钱了,只能给员工发低保。 把后20年的活都干完了。
人在面多满桌子佳肴时,会想到这几个菜冷冻起来,那几个菜冷藏起来,留几个够吃就中。恐怕是各种摇人,胡吃海喝、消化不良,最后发现还要自己结一部分账。 经济在转型,不管被迫还是主动,跟的上的继续赚钱,跟不上的关门倒闭,比如,AI的出现不亚于一场工业革命,一旦成功会淘汰相当一部分人。 专扯J∞蛋 发表于 2024-12-24 09:58
把后20年的活都干完了。
人在面多满桌子佳肴时,会想到这几个菜冷冻起来,那几个菜冷藏起来 ...
你去投标,去跟人家业主说,你这活儿咱二十年以后干行不? 江苏建工集团破产重整,一杆债权人哭晕在厕所。 很多建工集团当年产值年年涨,利润年年涨,可现金流一直为负,靠融资续命。竞争性合同连30%都不到,各种PPP、BOT、BT、EPC……现在在@@山里开收费站了,看着每天稀稀拉拉的汽车,:'(:'(:'( 专扯J∞蛋 发表于 2024-12-27 08:50
江苏建工集团破产重整,一杆债权人哭晕在厕所。
这年头哭晕在厕所的不计其数,不稀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