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人生存的物质,其实需要得很少
这个夏天,跑了好几处偏远的山区景区。都说风光在险峰,一点也不假。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越是偏远,的确是风景越好,人烟越稀少。
但并不是完全没有人。
在群山之中稀稀疏疏散落着一两户人家。
房子大多在半山腰。
周围山坡上偶尔有开辟的几块庄稼地。
一看就是有人住。
一路上发现这样的人家还不少。
稍微平坦一点的地方,农家就越来越多。
但也感觉庄稼地并不很多。
如果庄稼地不多,那么收成就不多。
我一直好奇,他们是仅靠这些土地收入生存吗?
连土地都没有多少,
那么养活他们的生存物质应该也不多。
不同时间,不同地方,
我问过几个老人,年龄都70多岁了,
身体也硬朗,看着也不比城市老人显老。
我觉得唯一能解释的是,
人活着,维持生存的物质,其实并不需要多少。
大多数人是越活越贪得无厌。包括我。
他们有庄稼地,但是并不是在住的地方,可能是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能住在这样地方的人,对物质肯定没有太多的需求,吃的,住的都不用花钱,多余的粮食,菜,蛋,水果都可以拿到镇上赶集卖掉换点钱,平时做点农活也算是一种锻炼,粗茶淡饭的确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加上山区空气环境比市区好,少生病 也是省钱,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心情也会豁朗许多。
所谓风景,就是你平时看不到的,新奇的事物。
城里人到乡下看到农村人习以为常的环境,满眼都是风景。而农村人却不把这些视为风景
同样的,农村人到大城市,也把你习以为常的高楼大厦,熙熙攘攘的人群视为风景,而你却不会认为那是风景。
所以,城里人越是到荒野,越觉得风景奇特。
活,活着,生活,品质生活。
不同的生活状态有不同的需求,也有不同的体验。
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切换生活状态是一种能力。
只能被生活困在自己的状态下活着叫做无奈。
没有太大的必要相互羡慕,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苦。
我活的也很无奈…… 人就是活个新鲜。。 确实如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