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里王舞狮现状如何???北狮变南狮了???
大里王狮子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兴起于汉朝,唐宋时期达到鼎盛。自汉代以后,西汉河南郡治和东汉都城洛阳,与大里王王氏居住地近在咫尺,皇宫朝野举行祭祀庆典,必有狮子舞等中国民间社火表演。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政治、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原人口的迁移及文化重心的逐步南移,大里王王氏狮子舞也从黄河流域传播到了大江南北,并和南方文化渗透结合,逐渐形成了北、南狮舞流派。明清以后,随着河洛民间社火文化的发展,大里王狮舞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造型,已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河洛大地重大庆典和外事活动的不断增多,具有独特风格的大里王狮子舞和排鼓充分得到了发扬光大和创新。大里王狮舞和排鼓表演以宏大的气势、壮观的场面、整齐的阵容、精湛的技艺闻名遐迩,影响大江南北。,但是大里王舞狮,代表的是北狮,但是这张图片明明是南狮造型。我今天还特意在网找了找,视频上也是南狮造型,难道我们的洛阳大里王北狮断代了,都不玩了????????
大里王狮舞的保留和创新节目有:攀数十米高、动作惊险、撼人心魄的"雄狮上老杆";表演细腻、生动逼真的"狮子滚绣球";几经创新、因地制宜的"狮子穿越连环架"、"狮子跳条几"、"雄狮钻火圈"、"群狮舞高凳"、"狮子跳方桌"等内容该狮舞团曾多次被中央和省、市新闻单位报道,其中"双狮盘圈椅"的演出照曾被《中国青年》杂志作为封面刊出。有些演出场面还被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们搬到了《黄河东流去》、《解放洛阳》等银幕上。
南狮也好、北狮也罢,各有所长,都是咱中华的瑰宝,不必为此而争。 :) 北狮危险系数高,没钱做后盾,看所谓文化传承,怎么发展?现在不是几十年前,冬天农闲有时间练习,现在年轻人上班打工,哪有时间?南方,尤其福建地区,人家家族宗祠,搞社火祭祖一次几百万几千万也能筹集到,我们现在谁能? 年轻人一天不搞钱,有可能饿死在街头! 赞同地板和五楼的说法,年轻人没钱谁去练这。小时候每年过罢初六各村里舞狮舞龙的都出来到县城各单位表演,表演一次能挣几斤点心和十块钱,有些单位往往把点心和钱绑在高处让狮子爬上去取。这些年再也见不到这种场面了。 :Q:Q:Q 北方的文化风俗传承比不过南方 南方地理环境是一个个闭塞的山坳,兵火不易到达,大部队行进成本高。北方战乱多,反复拉锯,再好的祠堂也都华为灰烬了。孟津极少数有钱宗族,可以在清末民初自保成寨,豫西刀客多次围攻,胜负都有。寨主也有将土匪首级悬挂寨门威慑土匪,甚至抗日,日军对孟津区的大寨子,也是观望绕行。 不懂啊,这算南算北?
江南春 发表于 2024-2-26 15:55
不懂啊,这算南算北?
这是南狮,北狮不是这样 江南春 发表于 2024-2-26 15:55
不懂啊,这算南算北?
这是标准的南狮 小时候大约1976年左右,到外婆家偃师。春节有舞狮子,大概场景是准备几十把板凳,大概4-8把板凳成为一层,舞狮从第一层开始,傍边人不断增加凳子塔的高度,最后到达10-20层吧,在上面舞狮,看着很惊险。塔周围有壮小伙观望,准备给跌落的舞狮者基本保护,但我没见跌落的;还有擂鼓敲锣的乐队,还有放火药筒的人员清场子。好像还有一位老者,是导演一样做出一些指挥样的动作,示教年轻舞狮者。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2-26 16:02
小时候大约1976年左右,到外婆家偃师。春节有舞狮子,大概场景是准备几十把板凳,大概4-8把板凳成为一层, ...
我想起来了,原先郊区政府在防疫站旁边的时候,每年元宵门前都组织舞狮子,就是搭板凳,当时小,没有照相机,等有照相机了,也不舞了。
南拳北腿 南方人宗族观念很强 咱这没有可观赞助,年轻人没啥空闲时间,已经没兴趣了,式微是早晚的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