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北邙吊贾谊
作为一个洛阳人,至今未上北邙山拜谒过贾谊墓,说起来,真是惭愧得很。当我踟躇在长沙的贾谊故居时,羞赧之余,更为震动,见其介绍云尔——长沙贾谊故居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最古的古迹”,也是“屈贾之乡”的标志性的文化遗产。从西汉以来就成为到达和经过长沙的各方名士必到之处,其历史之悠久、文化内涵之深厚为长沙之冠。
看到这里,心里久久难以平静。贾谊本是洛阳才子,今天在洛阳除了一冢一碑一石亭,再无其它可寻觅的了。这让我忽然想起了贾生在《吊屈原文》中所言之“斡弃周鼎,宝康瓠兮”,作为洛阳人,情何以堪!贾生作为洛阳才子符号,我们洛阳不应鄙薄贾生如此!
在长沙的贾谊故居内,见一展柜中有两瓯黄土。旁有注解,云为取自洛阳孟津上古村的贾谊墓土。看到这里,独上北邙吊贾生,我身怀遽迫之情。
回洛后,先把贾谊写的《过秦论》《治安策》《鵩鸟赋》《吊屈原文》默诵几遍,我感慨不绝。
读《过秦论》,感贾生笔峰甚劲。阅其文,长戟大枪之风,跃然字面,指点江山之论,纵横字间,似其笔下有千军万马驱使,懔懔然,真乃属文之大将军是也。对于暴秦,告诫汉文帝秦之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此谏切中肯綮,汉文帝听进去了,他轻徭薄赋,躬行节俭,爱民如子,广施仁义。因此,历史上的汉文帝成了千古仁君。
察《治安策》,叹贾生猷谋深远。对于西汉开国之初的天下形势,贾生也洞若观火。《治安策》一出,道尽诸侯王坐大之利害。诸侯为何总是反叛呢,不在个人,形势然也!此国家形势譬若人事,贾谊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无聊。怎么办呢?贾生不仅提出了问题,又给出了建议:割地定制、分而制之。可惜汉文帝未采纳,到了汉武帝时,才以推恩令得以施行。明朝的李东阳曾评价贾生说:“文帝时,可当大臣者,惟贾太傅一人。”清代的曾国藩也有品评云:“奏疏以汉人为极轨,而气势最盛事理者,尤莫善于《治安策》,故千古奏议,推此篇为绝唱。”鲁迅先生也赞《治安策》道:“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阅遍二十四史的毛泽东主席也高度评判曰:“《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正因为《过秦论》《治安策》的远见卓识,贾谊被后世赞誉为西汉优秀的政治家。但贾生又为何志不得行呢?读《汉书》贾谊故事,可知端倪。贾生无惧毁谤,把他的强公室、弱诸侯的计划公诸天下,自然让他成为了众诸侯的众矢之的。贾生空有擘画天下之大计,却少了把握时局的机变与分寸。不懂循序渐进,不知刚柔并济,又没遇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贾生的遭遇就可想而知了。
燃犀照牛渚,天机犹可识。嗟尔书生气,千古不逢时!当我们正为贾生悲惜的时候,再转念一想,贾生如果不是这样激扬文字,以奏疏上达圣听,《治安策》又如何能传诵千古呢?这正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贾谊呢,我想他可能不会后悔,他有点像屈原,怀狷介之性,挺松柏之操,这就是二千多年来人人皆叹惋的贾生。
上北邙山去,吾吊贾生。在路上,我又想起了贾生的《鵩鸟赋》。濯缨湘江边,贾谊已经有了庄子之慨:“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林;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巧的是,在长沙做了三年长沙王太傅的贾谊被汉文帝想起来了,又要派他到庄子的故乡去。
贾谊先到了长安,汉文帝单独召见了他。结果是什么呢,李商隐用《贾生》这首诗做了记述:“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无奈,贾生再一次远游梁国,就是今天的商丘,去做汉文帝小儿子刘揖的太傅去了。郁郁不得志的贾生,尽心尽力地做着他的太傅。梁怀王刘揖却坠马而死,这直接让贾生在三十三岁壮年时抑郁而死。一个人能因为内疚而死,由此可知贾谊的个性,疏瀹其心,澡雪精神,是一个孤介自守的士人。
今天的贾谊墓在孟津区平乐镇新庄村东,手机导航时搜索“贾太傅冢”可直接导航过去。当我远远望见贾太傅冢时,赶紧驻足北望去:苍然一孤冢,昂藏天地间。至碑亭,有碑勒铭云“西汉太傅贾谊之墓”,石碑乃2014年夏新立。上香已毕,天地通灵,我恭肃鞠躬,三拜先生。拜毕,向冢走去,哀思无穷,胡可胜言!
不胜唏嘘时,仿贾生之《吊屈原文》,吾亦抑郁难释,有辞云——
独上北邙兮,敬吊先生。伤悼贾生兮,寿不得长。悠悠高旻兮,爰集鵩鸟?哀风兴感兮,行云徘徊。绕冢三匝兮,长思相遝。掩面太息兮,不朽云云。顾瞻孤冢兮,心有戚戚。造托日月兮,惟以永怀。 欣赏学习。 小时候看到人结婚对联:东都才子,南国佳人! 写得好。
察《治安策》,叹贾生猷谋深远。对于西汉开国之初的天下形势,贾生也洞若观火。《治安策》一出,道尽诸侯王坐大之利害。诸侯为何总是反叛呢,不在个人,形势然也!此等人才,可惜了 感慨很多,点赞而已 贾生一心替赵家着想,对百姓困难不关心,即使关心,出发点也是赵家的安稳。因此,他的局限性很大,对国家社会治理没啥建设性。诸侯和总赵家谁当大boss,都改变不了百姓的疾苦。因此,诸侯分封,反倒利于因地制宜,比如长安的国策,不见得适用于吴越之地。 周勃灌夫二人谗言汉文帝,因此贾谊之长沙三年,回长安后做汉文帝最喜欢儿子的老师,十三岁的小王爷落马身亡,文帝并没有责罚贾谊,自己却知道自己失职,从此哀伤自责不止,英年抑郁而终。 谢谢各位 好。 试一试 发表于 2023-9-21 23:03
为楼主的执着所感动。
谢谢老兄 顶 有士名樵夫,登临怀古忙。古往又今来,赞叹好文章。 洛阳古迹名人太多,贾谊排队有点靠后,丞相一级的人,都排不上号。有人立个石碑,已经不错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