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11-26 01:09

河洛杂谈 ——河洛礼中国心

河洛杂谈 ——河洛礼中国心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多年前当国宝级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出土时,人们在其铭文中赫然发现了“宅兹中国”四字。细思之,此中国当非是后世正式的国号,而只是“中原”或“中州”的意思,即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黄河洛河交汇的广大地区。    但河洛文化又绝非普通的地域文化范畴。因为此处“河洛”指代的是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大道智慧。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出世八千多年,始终指引、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河洛文化是以智慧立名,中华文化是正名,以国别和民族命名,而河洛文化是别名。自称河洛文化是我们中国文明深厚,文化自信,甚至是自豪的体现。唯有河洛文化有这样的地位。    一、河洛智慧要旨探秘    河图洛书是大道智慧的象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我们要善于运用慧眼,透过万千物相的具体差异,看到世界与人生的共同模型——抽象而精致的河图洛数,更要感悟天地万物背后的基础背景——无形深厚的道德之海洋,道生德畜是提供万物生生不息的终极能量。故道与德(其数0与1)是河洛文化永恒的主题。    人生天地间,虽贵为万物之灵,但法天则地、尊道贵德是其本分,故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亦非道德莫属。孔子《易传》言,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天地间惟道与德才是真正的富贵,生育万物,无私无欲,道富而德贵。《尚书》诸篇中的天德观,应该理解为古人对“得道者昌”此天地真理的反复宣示。道由德显,德道一体。读《尚书》,时时碰到这样的语词,“唯德动天,无远弗届”;“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明德”、“慎德”、“敬德”、“常厥德”……,要慢慢体会夏商周古人持守心中价值观准绳的虔诚。《中庸》亦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神奇的阴阳五行是河图洛书中体现生命运动的形式规律。《黄帝内经》曰,“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五运指五行的运动。这段话是古人对大道河洛智慧的高度总结,说是推崇也不为过,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是共识。    故道德不生不灭,是河图洛书本质永恒的规律;阴阳五行是因缘所生法,是河图洛书形式和现象变化的规律。此道器混融、体用不二、空有融通的河洛智慧,三教经典皆有明示。《尚书 胤征》传述大禹智慧,曰“圣有谟训,明征定保”。外在事物征象要“明”,显智慧;内在真心抱一守元要“定”,是功夫。定慧圆融,是对大禹智慧的完美提炼。《坛经》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禅宗六祖慧能用精炼的语言,和浅显的事例,开示这一真理。老子《道德经》中,则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和“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道德生化了天地万物,人类当以道德为君为师,这是儒家尊奉“天地君亲师”的内在原因。一道化百家,从历史看,儒家从道分立,最终亦合于道。    道生而德畜,道富而德贵,河洛文化以道德为宇宙人生的本体,以数象表示,则道0而德1。得道者昌,失道者亡,是社会最高价值观。河洛智慧以阴阳五行为运用形式,体现于万象万物世事百态。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河图洛书用中道思维和中的智慧,锻炼了先民的思维,开拓了古人的心灵境界。    熊春锦先生用“一元四素方法论”来总结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当然也完全适用于河洛文化。一元就是指道0与德1,是统一的整体,一体两面;四素就是指象数理炁,是古人认识万物,体证大道的四个研究领域;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四个递进的层级。象源于道,仿于道,数明道,理归道,炁实证道。    这两年,良渚申遗和三星堆考古,是古代文化溯源的大事。两地出土众多精美独特的文物,世所罕见,引发人们对河洛文化与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相互关系的思考。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要深刻认识河洛文化的基础地位——河洛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若能善用河洛智慧“象源于道,仿于道”的观念,用“一元四素方法论”,如理如法正确思维,来解读良渚三星堆文化器物,则得心应手,融会贯通。试列举略说如下,恕本文不能详解。    首先下一个总的结论,如下器物,如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铜牌饰,良渚玉琮、神徽,三星堆轮形器、青铜树,金沙太阳鸟等都是大道之象征符号,是古人虔诚供奉上天,以表达自己德行与诚心的精致礼物,故称“礼器”。这些器物都有表法的作用,是大道的“载体”或体现,是古人沟通上天,祈求天人感应以至上天保佑的有效的方式方法,当然也是真实的修学修行修养方法。    战国大儒荀子是法家的“鼻祖”,也是儒道圆融的通士。其在《天论》中说“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如何看待古人的行为,荀子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古代文化的重要器物,尤其是礼器,都起文饰、表法的作用,是恭敬虔诚供奉上天,与道德相应的器物。    我们要理解解读古代文物的正确功用,首先要树立对道德的正信诚信,破除迷信及崇洋媚外习气;其次,要遍览经典,尤其是河洛经典,对河洛之象——河图洛书、阴阳五行、九宫明堂、龙、太极八卦等有足够全面的掌握。因为历史上这些象多种多样,并且不断处于变化调适中,以适应时代与人心。    二里头龙形器出土时曾号称“中华第一龙”,是兼具抽象写实的古代龙的实物。龙是圣物,是吉祥之兆。孔子解易将龙与德行连称,是君子追求的理想人格目标。“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龙象的特征是:大体呈“S”形,有双螺旋扭结体,寓阴阳相抱涵义。龙体现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一种创造的能量。创造天地与万物,唯有道光德能,道德是宇宙真主人。盛世龙现,龙与圣人德行相应。请注意龙形器的“两只眼”。这两只眼有特指——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两只眼就是阴阳,更应该称太极,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本原。在古代重要的器物上见到“二”,都应该首先联想到阴阳或太极。    二里头铜牌饰、良渚神徽,在器物中,我们都能找到明显的“二”,并且在图案的中心位置,其意义不言自明——它们都是在赞颂上天无穷的创造力。能生养繁育天地万物,唯有大道。“二里头”即是阴阳与大道。牌饰与神徽外围有繁复的装饰图案,能让人心生敬畏,甚至恐怖。人们通常称为“饕餮” 纹饰。古人有智慧,安排饕餮伴大道,既真实更有深意。人的智慧用于善则造福,用于恶则闯大祸,全在于一念之间。须臾佛魔,善恶分立,君子当戒慎恐惧。网络上有人起名良渚神徽为“北极大帝骑猪巡天”,愚昧迷信,啼笑皆非。    良渚玉琮内圆外方,非常精美庄重。河图圆,洛书方,天圆地方是古人真实的世界观,是典型直接的河洛之象。天圆地方的科学涵义是天圆主气,地方主形,形气相感化生万物。《周礼》上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记载,玉琮的发现,是河洛文明一脉发展,由中原延伸四方的确实例证。    三星堆轮形器与通天神树与河图洛书也有直接鲜明的联系。河图分五方五色,共成一体,轮形器简直可以说是河图的实物再现。对所谓的通天神树,人们有许多不切实际、光怪陆离的奇谈,概不足论。洛书九宫分三层,共九宫;九宫又称“明堂”——神明之室。《黄帝内经》讲人体“明堂者鼻也”,肝脾肺等五气上升头顶,诸臣在明堂由心君主持开会。明堂是天人沟通的场所,交流的密码就是大道信息。而青铜神树也是一干分三层,每层有三枝,每枝有鸟共九鸟;有龙附干游行。定名“青铜神树”非常正确,神树模型及功能皆与九宫明堂关系密切。道家喻人体为“无根树”,神树或许是洛书明堂的实物模型。    金沙太阳鸟之象既有数学之标准,亦有艺术之精美,是以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之不二符号。但称其为“太阳鸟”仍需商榷。中国文化是中道,阴阳共生而和谐。就像龙,兼具阴阳之德,自强不息亦厚德载物。个人认为,此图案中间的光明,代表道光德能,是道德生养万物,也是道德化育天地。单就光明轮的十二齿,应该是表示天地十二个月循环的年周期;绕轮飞行的四只神鸟,应该是表示一年四季的循环轮回。片面强调太阳的功能是不宜的,不能契合中国文化的精髓。天地间生生不息的终极能量唯有道德。    当然,这个器物也可以看出河图的轮廓。四象五行,本来就在一个层次。如果把此图看做河图之象,则外围四鸟代表木火金水四行,中央之圆轮,代表土行以及天地背后的道德。河洛学五行理论中,土居中央,法天地而养万物。河图亦称龙图,金沙太阳鸟器物若称为“金沙龙鸟金箔纹饰”更好。    《易传》“易有圣人之道四”,其三为“以制器者尚其象”。古人制作重大礼仪器物是非常庄重的,既要献给上天,所以必然依据蓝图,或模型,且制作精益求精。“制器尚象”是说先观察易卦之象,而后造器物。其实推而广之,则河图洛书、阴阳五行无不是象,而象之终极本原则唯有道与德。象源于道,仿于道。这是解读中国古代文化器物的总钥匙,总策略。    正确解读古代文化,首先要深入经典,讽诵用解。对现存文献资料里找不到的信息,要读懂无字天书即河洛诸象,和无字文献即古代文物,特别是三代器物等中下功夫,深入发掘。像河洛、良渚、三星堆等众多礼器,是古人留传给我们后人的重大文化信息,我们要读懂这些东西。    二、谦谦君子,内外兼修——河洛礼,中国心    河洛古人另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就是将河洛大道智慧之精髓要义浓缩于一个简明的手势——河洛手印,即双手结印,抱一垂拱,古称“揖礼”。昌明河洛妙理,复兴河洛古礼,内外兼修,让众多谦谦君子成为洛阳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古华夏道德深厚,文明发达,又外倡礼仪,有礼仪之国美名。盖文明,内德行显发也;礼仪,外言行规矩也。内外兼修,文质彬彬,表里如一,始称君子。礼之内容与形式皆与河图洛书渊源相纽。      谛观河图洛书,皆有阴阳相抱之象,寓阴阳相辅相成、平等共生之义,有太极,有龙象,生生不息。细述之,河图五行则五阳数(白)与五阴数相抱,洛书九宫则左阳(9438)与右阴(2761)交合,各自圆融成一个整体“1”。河图圆,数十;洛书方,数九。天圆地方圆融结合又成一个更大的整体“1”。天圆地方是古代直观朴素的宇宙观。传统宇宙观有盖天、浑天与宣夜三说,天圆地方属盖天说,但与浑天和宣夜二说能够兼容相通。河图洛书也是宇宙模型。      洛阳居天下之中,洛阳人说话爱说“中”,古代河洛地区是最早的“中国”(本意是中州或中原)。 中国文化崇尚中,中道之中,执两而用中,中既是本体,亦是妙用。此体用一如、真空妙有之中,与“德”、“觉”、“一”、“诚”同义。此中,贯通先天后天,性相圆融,真幻并存。真者,惟德惟一惟中。阴阳、五行、八卦、十二因缘等皆幻相。真妄和合,是大道之义。      河图洛书厚蕴于无形的道德之海中,而尽显万象万法。河洛智慧玄妙无方,难以言说。《易经》言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炁以为和”。二者皆河洛妙义至理明言也。感悟此妙理于心,欲落实于生活,先双手结印表示之,称“河洛手印”或“揖礼”,俗称拱手。      行揖礼者,身体肃立,双手交抱于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以呼应负阴而抱阳。再缓缓从胸前向外平推,同时俯身约30度,礼成。然后起身,自然垂手。      结河洛手印,是真实的落实河洛智慧和《易经》与老子的教诲,内外兼修,包含抱一垂拱,执两用中,万法归一,心物圆融,性相一体等哲理。若细分析,从外相说,有恭敬、明理、共生、和谐、无争、礼让等善念;往内说,有抱一、慎独、中庸、无念、无我、无欲等内证追求。河洛手印是河洛文化的瑰宝,有表法之功用,外与众人广结善缘,内则指导自我精进修行,应该发扬光大。    是故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者,阴阳和合共生,德也,中也,众生初心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河洛礼,中国心,道德真心!      河洛智慧,中!洛阳中!中国中!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12-2 13:22

从西汉至今,佛教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两千余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中国古代的祖师们翻译经典、研究教义,对印度传过来的佛教经典、宗派思想及修行方法,进行了取舍选择、创造发挥,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宗派。那么,现在的佛教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中国性格?让我们接着往下看。https://d.ifengimg.com/w637_h429_q90_webp/x0.ifengimg.com/cmpp/2022/11/22/15/da179ee5-a0ff-412c-b6ab-a6c1d6a7ed0d_size28_w637_h429.jpg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王子轩文/陈沁从各种原始文献看,佛陀以自己的世界观、观察力和思维力,领悟了直达解脱之道的独特境界,并善于启发他人也进入这种思维境界,此即原始佛教所说的“闻、思、修、证”。中国文化对于佛陀思维灵性的继承和信仰实践,是放在“乘”这一较为谦逊的概念中,而不是将佛法作为永恒真理的神秘存在。这体现在历代佛教对佛法“空”与“不空”的激烈探讨上。用佛法的某个“乘”,可以达到一定的觉悟境界,而一旦达到,这个“乘”就被丢弃了,因为其使命已经完成。中国佛教常用“彼岸和船”来譬喻修行和乘的关系:一旦上岸,船就必须舍弃。于是,佛法被作为一条直通神圣的实用之径,而非一套神圣的教条,这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对佛法的基本解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演变,为适应特别的社会需要和文化需要,这个基本解构又被重新解构,开始出现以领悟佛陀境界为目标的 “方便法门”和佛教宗派。《维摩诘经》用“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来阐述这些方便法门和宗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禅宗和净土宗是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是印度佛教和西域佛教在中国本土的发展产物,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几点影响:积极入世、孝道、审美。下面逐一阐述。关于积极入世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现世,最具代表性的是“生活禅”和“易行道”两大理论实践体系。佛陀时期的隐遁修行,在重视现世价值的中国社会看来,有某种消极因素。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儒家批评佛教隐遁带来的厌世、君无税收、父无所养等“不忠不孝”问题。印度佛教那套刻板生硬的体系,在中国必须改变。“生活禅”的确立,是降低佛教出世性、提倡积极入世的重大举措,是这种改变的成功尝试。它提倡修行无需隐遁,提倡在生活中落实自利利他的“菩提心”,以尽职尽责的世俗生活来追求并达到解脱生死、庄严人生的宗教理想。《维摩诘经》为这种思想倾向提供了开创性的见解,它重新诠释了“出家”概念,被中国佛教高度认可并继承。维摩诘尊者讲:“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正式提出转换心灵的精神境界,不需要改变生活形态,认可入世的禁欲主义,将追求清净寡欲的解脱境界与融入家庭、社会乃至商业活动的生活互相适应。“易行道”源于印度宗教家龙树所著《十住毗婆沙论》,该论将持名念佛号称为“易行道”,将其它宗教实践方式称为“难行道”,为净土宗念佛法门确立了最初的理论依据。“易行道”摈弃了繁琐的推理思维和哲学式思辨方法,指出凡夫坚定信念、依托不可思议他力解脱生死的实践方法。“易行”指简单、容易,即易操持、见效快。这满足了多数人的需要,发展极快。关于孝道印度佛教没有把“孝”的观念提到明显的高度。印度僧的父母到寺院探望儿子,须对儿子行礼。但在中国,佛教就必须改造自身,以适应以“孝”为基本原则的中国伦理。孝是家族观念的产物,是君臣关系的基础。中国人的逻辑是:忠以孝始,善以孝先。中国历代学者在翻译佛经的时候,为了佛教传播及信仰的需要,特意将本国的道德意识(如忠孝)突出反映于译本中。对比同一经典的梵文、巴利文原典和汉文译典,我们就能发现这一点。这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工作,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国佛教的生命力。在中国佛教版本中,读者会看到一个有着外国名字的圣人拥有着自己文化的美德。关于审美美是愉悦、振奋 、和谐、圆满、爱意的统称,审美则是让人感受美的过程和方法。中国佛教的美不同于原始佛教的美。前者强调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偏重于人伦和谐的美,是扩大范围的爱;后者强调思维的缜密和完整,偏重于脱离苦,属于身心愉悦振奋的美。中国佛教和原始佛教对“佛”这个觉悟者概念的不同解释,印证了这个结论。在以大乘为主体意识的中国佛教中,佛是同时具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完美人格的人,成佛则需要经历无数“帮助众生觉悟”的善行,这是出于内心本具的善良和爱。中国佛教是从道德意义上阐述佛教之美的 。在以解脱道为主体意识的原始佛教中,佛是证悟了“无常、无我”法印、领悟了“生不由我、死不由我”、在精神上超越生死的人,成佛只需深入大自然中,深刻体会关于“灭苦”、“我空”等规律并深入实践,这是出于敏锐的观察力、洞见力和思考力。原始佛教是从精神意义上阐述佛教之美的。中国佛教将个体精神层面的美上升到社会伦理层面“无差别平等的爱”,即菩萨的慈悲,既提升了审美层次,又增强了审美的实用性。内容来源:《报恩》杂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洛杂谈 ——河洛礼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