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媒体联盟 发表于 2021-11-21 15:02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郭城正南门,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称“建国门”,唐代改称“定鼎门”,并一直沿用至北宋,其间多有重修,前后沿用500多年。2014年6月22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址位于洛河南岸,遗产区面积91.3公顷,门址、城墙、天街、里坊、水系等遗址构成了其作为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支撑价值。定鼎门门址东西两侧与洛阳城外郭城城墙遗址相接。门址以北为唐代洛阳城的城市轴线干道——天街;天街东西两侧分布有明教坊和宁人坊;两处里坊遗址南侧有顺城街遗址、北侧有永通门街遗址、里坊之间有坊间道路、坊内有十字街、通津渠道、排水渠等遗迹。门址南侧发现有唐代路面,存有人的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印等遗迹。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是公元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都城——洛阳的南入口及街区遗址,作为隋唐时期都城的代表性遗存,具有见证隋唐时期农耕文明发展水平、展现丝绸之路鼎盛时期起点都城城市格局的礼制特征及其影响力、关联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的丰富价值特征。
       定鼎门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多达2000多件。
       定鼎门门址南侧发现的90米宽南北向的唐代路面,存有人的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等遗迹。其中骆驼蹄印的发现,是丝绸之路沿线以骆驼作为主要运输工具进行商贸活动的独特物证,印证了西域与中原的密切往来,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品交流活动密切关联。
来源: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