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
想起奶奶,我眼前便有一幅永远定格的图画——西风里,佝偻的,满头银发的,拄着拐杖的奶奶伫立在村口的沟边北望。一会儿,她拂去被风吹盖住视线的白发;一会儿,她用干枯的手去揉揉混浊的眼睛;一会儿,她又喃喃自语些让人听不清的言语......等啊等,等着她归家的儿子和孙儿、孙女。
每次回到康庄,奶奶就会先张罗着给我们做饭。
我的脑海里,关于奶奶的记忆也基本上全是做饭,她很少与家人聊过天,她也很少与邻居拉过家常,似乎她一生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做饭。在有关奶奶这些做饭的记忆里,最难忘的是她生豆芽、炒豆芽的故事。
要生豆芽的时候,奶奶会抱出一个六十公分左右高的罐子。洗啊洗啊,等到把罐子洗净了,就把淘好的绿豆倒入罐子中,添些水后抱到灶火里,而后再用白布封起来。
以后的每一天,奶奶都会把罐子抱到院子的石台上。她先把一截中空的麦秸杆插入罐子底的小洞中,而后掀开白布,右手拿起瓢从铁桶里舀出一瓢清凉的水来,缓缓地倾倒进罐子里,让刚露头的小小豆芽儿喝个饱。
在甘霖的滋润下,那些豆芽就挤夯着往上疯长,终于有一天它们撑开了头顶的白布。到了这个时候,奶奶就会拽出一些来给我们炒菜吃。
嘿,那时候,我们总是围着罐子看个不停。这罐子就像一个聚宝盆,有生不完的豆芽,今天拽几把,过几天就又长满啦。奶奶给我们炒豆芽的时候,总是让我们吃个六七成饱就没了。有一次,我问奶奶,你为啥不多拽些,总是不够吃。奶奶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拽多了下次吃啥’,就不再言语。
奶奶炒出的豆芽,看着很是晶莹饱满,还像刚从罐子里拽出的一样,白生生,清灵灵;吃起来又酸辣清脆,舌尖一碰是香的,塞满口腔是酸的,嚼动起来又有一丝辣味冒了出来,真是酸津满口,清爽无比。
有时候,奶奶会带着我去村子西头的东会家去求神。东会的母亲是个神婆,她的年纪似乎没有奶奶的年纪大,说起话来,神神叨叨,凄楚讶异,让人很是害怕胆怯。
每次去神婆家,奶奶先是给神像敬上三根香,再烧些纸银子儿,拉着我磕磕头。而后,也记不得她给神婆说了什么事情,只记得等到奶奶讲完,有时候神婆会和她说一会话,有时候神婆会开始下神,浑身抖动个不停,吓得我从来不敢正面仔细去瞧。等到那神附上了身,神婆就开始咦咦呀呀地说个不停。
奶奶拉着我走的时候,总会给神婆留下一些东西作为酬谢。走到街巷的时候,我能感觉得到,奶奶的脚步有几分轻快。不善交往又一向寡言的奶奶,太过孤单,也许只有那时才能向神婆吐露一下心迹。
有一次忽然想奶奶了,我骑自行车回到了康庄。
入家门后,奶奶也没和我说几句话,就赶紧去灶火给我打荷包蛋了。她给我打了一碗荷包蛋,那里面的鸡蛋有十几个,谷谷堆堆一大碗。我把荷包蛋端到大伯的屋子里吃。过一会,奶奶就来屋里一趟,说‘吃吧,吃吧,多吃点’。这样反反复复来了好几趟,那句‘吃吧,吃吧,多吃点’也重复了好几次。待我真的吃不动了,她才把碗端走了。末了,她不知道从哪里㧟出来一小篮子核桃给我吃。又是过一会,过来一趟喊我‘吃吧,吃吧,多吃点’,不知重复了几次。
记忆中的奶奶,似乎不懂怎么和孙儿说上几句温情的话语,总是只有‘吃吧,吃吧,多吃点’那么一句,用这种拙硬的方式,在爱的窠臼里捶捣出了怜的滋味。
上了初中,每次寒暑假回到康庄,奶奶总是和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念叨着,你爸被鸦岭的“拐”跑了。
家在鸦岭的外婆就一个儿子,十九岁上得脑溢血死了。因为这件事,外婆像祥林嫂一样疯了几年,见人就叫着“红彬,红彬”,直到父母添了我们几个孩子后,外婆神志才渐清。为了照顾外婆,父亲就和母亲一起在鸦岭守着外婆生活。
奶奶呢,也是个苦命人。爷爷去世得早,我就没见到过。据大伯说,爷爷去世的时候,他才十一岁。爷爷去世后,奶奶就拉扯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不善与人交往的奶奶是如何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的,困苦可以想象。大伯一生未娶,守着奶奶,两人相依为命。
想起我的外婆,我悲从中来;可想起一生劳苦的奶奶,我又心碎不已。当奶奶说起我的父亲,我从不知如何抚慰奶奶那种剜心的痛。就像看着那风中的残烛,明明知道寒风来袭,我却不能为其遮挡,眼睁睁地看着她,一烛如豆几忽灭!
我父亲一九九七年去世了,奶奶那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太残酷,家人不敢告诉奶奶。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从鸦岭来的妇女经过家门口。那妇女看见我奶奶,就想起了我父亲的事,她心中很是凄楚辛酸。她急步上前握住我奶奶的手说,铁成咋就不在了,才四十七岁,多好的一个人啊。我奶奶猛地一怔,两眼发红,嘴唇铁青,浑身发抖。那妇女一见这种情况,才明白了奶奶根本不知情。她不知所措,竟先自哭了起来,止不住。
奶奶回家,看见大伯,举起她的拐杖就狠狠就打在了大伯的身上。她眼含热泪,嘴里颤抖地嚷道,俺的铁成咋了,俺的铁成咋了,你咋就不告诉俺。大伯忍了几个月的泪一下子就全涌了出来,怕奶奶禁受不住,他赶紧想上前去搀扶奶奶。奶奶那时好狠心,又一棍使劲照着大伯打了下来,把大伯打跌在地。大伯已经五十五岁了,大喊一声,我的娘啊,就抱住了奶奶的腿,泪水滂沱。
自那以后,奶奶的眼睛就越来越浑浊了。大伯告诉我,你奶奶的眼都快哭瞎了,她不在人前哭,就在夜里一个人哭,也不哭出声,谁知道她哭了多少次,哭了多少天。
工作之后,我又回到康庄,奶奶见我总会念叨着说,你长大了,以后多看看你婆,看看你伯,看看你婆,看看你伯......说话的时候,她竟然抓住了我的手,那双枯瘦的,颤抖的,冰凉的手抓得我身心震动,抓得我酸楚哽噎!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初六,奶奶仙逝了。
去殡仪馆火葬的路上,北风如刀,吹在脸上,割在心里。坐在拖拉机车尾的我一直用手握着她的小腿,干瘦如柴。把骨灰盒抱到家,待要把骨灰移到棺木里的时候,大伯掀开了包裹的红布,打开了骨灰盒,几根干骨淹埋在骨灰里,奶奶化为了灰烬。
在奶奶的葬礼上,刘红哥念着悼词,肃穆而庄严。听着听着,我们家人失声痛哭,乡亲们也是泣不成声。
奶奶的一生,拙朴得如同她所用的那根擀面杖,擀啊擀,终其一生就是给后辈操持家务,千分单调里糅杂着万分艰辛。 奶奶的一生,苦寒得又若街巷的那口老井,后人从她那里汲汲一生,她却兀自栉风沐雨,一生太过清苦,没个遮挡。奶奶的一生,粗砺得更像似故乡的山野,鲜有声息地存在着,却给后人奉出了深厚的滋养,不索回报,善行无迹。
https://www.lyshangdu.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11/17/093739jssuneshghdhuy1h.png
村口的奶奶绘图:杨光
十二年过去了,今天的我又来到了村口。过去人来人往的羊肠小道上,而今却人影难觅。风起了,只有那沙沙的树叶声越来越密,呜咽于天地。冥冥中,我想,奶奶应该还站在村口吧,要不她怎又托西风送来了喃喃的言语?
恍惚里,那个佝偻的,满头银发的,拄着拐杖的奶奶又伫立在村口——
西风把她的白发吹得凌乱,拐杖也支撑不起她那孱弱的身体,然而她浑浊的眼睛里却闪烁出温暖的光亮,虽微若萤光,却无惧风雨,照亮了我回家的路......
好贴子,好贴子! 永远的亲情,记不再来:L:L:L 不索回报,善行无迹。 读后感人至深,不觉流下泪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