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早点来”心理咨询系列场景之一:成绩下滑也许不是学习的事儿
咨询师手记 注:以下案例已就个人信息和细节修改处理,请勿随意猜测。小赵,高二,见面之前先接到他妈妈的电话。
“这孩子小时候学习特别好,从来不用大人操心”小学拿过什么奖,初中时为了考上理想高中学习到很晚,还喜欢打蓝球,作文也写得好,老师经常读来当范文……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多早、多小的事儿,妈妈都记得很清楚,听起来确实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这和随后见到的小赵差别极大。
衣着干净整齐,眉清目秀,沉默寡言,也说是自己愿意来的,但问什么都三言两语回答,透着万事都没意思没兴趣的劲儿,尤其不愿意谈学习。实际情况是,高一一入学排名就下降,文理分班时颇纠结了一阵儿,最后学了文科。刚开始很用功,周六日回家也不休息,但分数一直停滞不前。从去年下学期象变了个人儿,学不学无所谓,考成啥无所谓。老师谈心不吭声儿,爸妈问多了就进屋睡觉不再出来。
大多数人的思维和行为都有一定连贯性,这样大的反差一般都会有些深层的原因。
场景分析 孔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孩子们会更知道学习的意义,更愿意努力,尤其是之前有成就体验的人。如果恰恰相反,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学习环境不适应,功课太难,身体条件不佳,其他事情分心,等等。除此之外,象小赵这样成绩较好的学生,有两个常见的认识误区会极大地影响其学习表现。
1. 我应该是好学生。
和“我不行”“我不好”一样,这也是自我贴标签行为。只不过这个标签大家都很乐意看到,甚至认为积极上进的孩子才会这样想,所以,它的负性影响不被人们重视。
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同时就拒绝了其他的可能性,认为那些都是不应该的。比如,我一直成绩很好,那么下降是不应该的;谁谁是个差生,他不应该比我考得好。而实际上我们都清楚,学习是个动态过程,学习效率,考试分数,都不可能次次保持不变。不接受现实,影响心情,会出现虎头蛇尾---开始努力,没结果就放弃了,注意力不集中---过于关注他人表现,回避困难---不谈学业,试图另辟蹊径三种情况。
另外,还有关于“好学生”的其他延伸认识,象和“问题学生”不一路不在一起玩儿啊,不能违反学校纪律啊,等等,这些也会和孩子的自然发展产生冲突,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并间接影响其学习表现。
2. 考不上好大学这高中就白读了。
有很多一直成绩很好的学生,从小就怀揣上名校的抱负,披荆斩棘,一路优秀到大,自己的成功体验和周围人的热烈称赞互相强化,会产生一种自我催眠:我就是为上名校而来,我一定能上名校,如果上不了?不可能!我一定行!
实际情况是,好大学很难考,绝大部分学生,即使曾经成绩非常优异,也可能无法迈进心仪的大学校门。被幻觉冲昏头脑的孩子拒绝了解残酷的事实,在一次次被日常成绩排名打击的时候,进入一种压力越大越拼命重复熟悉行为的模式,某门功课有优势的,无限投入精力,希望为其他科目拉点分;过去用功才取得好成绩的,加倍努力,哪怕已严重影响睡眠和健康……直到身体或者心理崩溃,彻底学不成了,甚至离开学校。
最需要灵活应对的时候,执念让人丧失弹性。
应对策略
1. 不要灌输极端思想
有些话听起来很励志,关键时刻会害人。尤其是孩子小时候,心智几乎一张白纸,最初留下的几笔也许会保留终生。小赵这样的孩子,等到父母意识到了想退一步说“没关系学成啥样儿都行”时,他们自己已经无法放过自己。
心态平和的人也可以积极上进,意志绝决的人也可能方向跑偏。所以,别太急切,太主观。
2. 体验和评价体系多元化
见过大海的人不会执着于一条小河。
首先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生活体验,除了学习之外,做家务,玩游戏,交朋友,设计旅行,各种活动都能帮助他们理解生命了解自己。同时,家庭的评价体系也要多些维度,言谈中不光说谁家的孩子成绩好,还可以有勤劳,孝顺,甚至会搭配衣服这样的主题。
3. 什么时候求助心理咨询师?
很多时候家长并不能意识到这种认识上的误区。
所以,如果你觉得哪儿都挺对,但孩子成绩一直下降,或者你们始终无法就学习问题达成一致,双方都疲惫不堪,请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要等到TA身心崩溃,拒绝上学的时候再来啊!
多听别人的故事,少犯自己的错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