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记忆——1995(原创)
1995这年是我来到长沙的第三年,同时这年也是我最无忧虑的一年。因为我早已适应了这里饭食的辣味,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与丽依偎漫步在校园里的操场上,偶尔在学校的排球比赛上,北方大男孩身高的优势使我经常被安排在校队主攻手的位置上.......
这年的春天,丽第一次把我带到了她父母的面前。她的父母都是高知,那次,丽的父亲以他渊博的历史知识考问了我关于洛阳几乎所有的历史典故,而且,我发现他竟然晓得洛阳的“八大景!”在吃饭的时候,丽的母亲还专门为了准备了馒头。那天在丽的家吃完饭后,丽的母亲试探着向我表示,她和丽的父亲希望我毕业后留在长沙和她们一起生活。
当时对于一个来自北方有“封建残余”思想的我来说,针对丽母亲的这条建议,我内心是无法接受的。那次从她家出来,我就一直向丽灌输洛阳是九朝古都,是国家“一五”期间就开始建设的重点城市。我说这些话的目的就是想丽毕业后跟我回去。可是,这样的想法终究在毕业时割裂了我与丽纯真稚嫩的情感。在二十几年后今天想起我与丽的这段感情,心里依然会如凋零后的茉莉花,落在地上的白色花瓣依然留存芳香,而那个茉莉的枝头却失去了点点斑白........
这年,从家乡亲友的来信中,我读到了那时我们厂的一些变化。自从我们这所万人大厂在前几年加入到国内某上市公司后,厂里的效益就一落千丈。虽说厂里工人还能按时发工资,但与过去年年上涨工资的情况相比,此时厂里已连续三年未再涨薪。“下岗”这个词以前我总认为是部队上士兵之间换岗的意思,可这个词却在这年第一次出现在我一个同学的信中。而且,我的一名初中同学在第二年就因此事从洛阳百货大楼的第六层纵身一跃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这年厂里又碰到了社会上推出的“房改房”政策,原本属于两代人自己住的房子那时突然面对要买下它的情况,对于家在农村厂里的单职工来说,这更无异于雪上加霜。于是,厂区大院里有一个家庭便出现了更为惨烈的人间悲剧。也就是从这两年开始,涧西的大厂就此拉开连续十年一蹶不振的大幕........
这年因为听闻厂里落魄的消息,这年暑假我没有回家,我想去打工为父母减轻对我上学的负担。我通过校学生会找到了一个英语家教工作,一个月包吃住有260元收入。我教的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小领导。家里每日的迎来送往从未间断过,有人给他送钱,他也经常准备礼品送出去。我虽搞不懂男孩父亲的一些状况,但我依稀感觉这个社会的确在变化,变得与过去有些不同了。
小男孩对英语可谓是毫无兴趣,我教他也十分吃力,对于我这名当了十几年学生的人来说,这样的孩子根本不用去补习英语,倘若他要学习,还不如教他些感兴趣的课外知识。可是,为了一个月的260元钱,我却违心的教了下去。当然,小男孩学习的效果肯定不佳。所以,直到如今,我仍然认为现在孩子的父母还是一味的为孩子报各种学习班,但为人父母却从未考虑过自己孩子是否对此感兴趣。而很多教育机构则不管这些,除了呆板的上课以外,其余并不关注。我想,这也是后来社会把所有教育推上市场化造成的结果。现在的教育太看重利益了........
这年的春节,厂里每年为职工发的三个年货集装箱演变为”三个五,“就是五斤面、五斤大米和五斤带鱼。往年大手花钱惯了的厂里职工此刻才真正明白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这年的春节真的很冷.......
到95年了,应该也是改革大潮再起的一段时间。但对局部来说是有阵痛的,比如国企基层职工。 唏嘘不已 同龄人,对系列文中的许多事件与场景都备觉亲切。 95年,我刚上高一啊。 hxy62 发表于 2017-10-14 13:51
1995年初,在外流荡四年,腰挂千元的数字BB机,第二次上岗了。
非常幸运的是,那年开始社保有了个人帳户, ...
非常好,这是老兄幸运的一年! 珍贵回忆。一代人的生活都在这里,大同而小异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