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大洋河古寨
走石碑凹,翻沟直接到卫陂,走小道过贾滹沱村到寺河南村。 寺河南村多数人家都姓贾,贾氏族人以其七世祖贾之彦为荣。贾之彦,字汉公,号瀍溪,清朝进士,做过甘肃省会宁邑侯。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他辞官归故里,在村中建立义学,亲自教导后生。在今村子南边、瀍河北岸,义学旧舍文昌阁尚存。大阳河古寨现存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宅院。这些宅院临瀍河东西排列,坐北朝南,多为三进院落。每进院落均有上房和对称的厢房。 曾经的辉煌 路过卫坡村 翻沟 由此拐弯去看石碑 石守信(928年—984年),宋朝人,北宋开国将领。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五代后周时累官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赵匡胤建宋后,参加平定潞州、扬州等战役;961年(建隆二年)任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963年(干德元年)春,被宋太祖杯酒释兵权。972年(开宝五年),守信之子石保吉娶宋太祖第二女延庆公主。979年(太平兴国四年),随宋太宗征辽。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徙镇陈州。
石保吉,石保兴墓碑在石碑凹村。 公元984年(太平兴国九年)6月,石守信死,终年57岁,被安葬于“河南洛阳县平乐乡宣武村”,也就是今天的孟津县常袋乡石碑凹村。
据传,这两通巨碑附近方圆近1公里的地方,历史上全是石守信家族墓地,极为壮观,墓冢一个挨着一个,碑碣林立,每座墓的神道两旁都设置着造型丰富的石人、石虎等石刻。后来,人们平坟种地,墓冢渐渐都消失了,墓碑石刻则大多被深埋到了地下,过去,人们犁地还经常绊到。 公元984年(太平兴国九年)6月,石守信死,终年57岁,被安葬于“河南洛阳县平乐乡宣武村”,也就是今天的孟津县常袋乡石碑凹村。
据传,这两通巨碑附近方圆近1公里的地方,历史上全是石守信家族墓地,极为壮观,墓冢一个挨着一个,碑碣林立,每座墓的神道两旁都设置着造型丰富的石人、石虎等石刻。后来,人们平坟种地,墓冢渐渐都消失了,墓碑石刻则大多被深埋到了地下,过去,人们犁地还经常绊到。 石守信死后,被葬于“河南洛阳县平乐乡宣武村”。相传宣武村原是唐代武则天的花园,因石守信葬在这里,其子孙卒后也都归葬“宣武村梓泽源之先茔”,这里便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碑碣林立的家族墓地,该村也因此更名为石碑凹村。现在,这里还保留着两通高大的石碑,不过不是石守信的,而分属于其长子石保兴、次子石保吉。一代名将石守信的墓,现在已无地面遗存。 如-来 发表于 2019-12-17 15:03
由此拐弯去看石碑
这个挺好的 骑行不发帖不是好骑一上。 骑行不发帖不是好骑一上。 不是好骑士 宋家天下有石家的一半。 熟悉的线路,熟悉的场景!
在石碑洼院子里有老石榴树那家,吃过老阿姨的手擀面。 谢谢!有时间一定去看看! 好,赞一个! 帮顶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