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里忆春秋
在我十七岁从河南洛阳到四川当兵之前,是没听过这个望江楼这个地名的。在部队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从平时和战友聊天过程中,零零星星的知道了成都有这么一个景点。
从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后,我就对她有了无限的联想。望江楼是在江边上吗?这个楼有多高啊?
可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去过。正应了那句老话,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
一晃就是近三十年过去了。2017年,我用半个月时间从洛阳回老部队看望了几十年没见的战友,他们分布在四川各地。我一路从绵阳、德阳、广汉、彭州、乐山、拜访到峨嵋山,因我回程的火车始发站是在成都,最后一站选在了成都。
在成都有三天左右的时间,我在和老战友们相聚后,抽空用了一下午时间,去了向往已久的望江楼。
为了便于欣赏街景,我找了辆小黄车,一路骑行一路打听。在快到九眼桥时,向一位老大姐询问方向。她从我深厚的北方口音中知道我是外省人,非常热情的给我指路,告诉我行走路线的一些细节,也让我感受到了成都人的热情和好客。
到了望江楼大门口后,才发现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样,我原来以为只是一个亭子,没想到里面还是个公园。走进大门,翠竹高耸,直入云霄,这让我非常羡慕。因北方气候干燥,虽然当地不时有人想种竹子改变环境,无奈大都枯萎发黄,很少有长势如此气派的。
我信步由缰的走到了里面有个收门票的院落,发现原来这里才是望江楼的核心。
进来之后,便径直去寻找友人提前告诉我的那幅千古绝对。.景区内游人很少,只有鸟儿在轻声鸣叫。我一人边走边观察,在崇丽阁楼上终于发现了这副对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看着这幅流传已久的名对,我怔住了,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无从下笔。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发现这是由动词名词不断变化组合的一幅对联,同样一个字在每一句中又有不同的含义,委实难对。我拿出手机,拍下了照片,准备回去慢慢琢磨。
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方觉望江楼确实是个好地方。对面小桥流水,潺潺而过,旁边四川大学,学风浓郁。
下来楼后,发现了薛涛井。关于薛涛,我只知一星半点。后来还是查资料才有所了解。薛涛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文采非凡。后家中变故,父亲早亡,被迫做了营妓。但也有此机会结识了当时很多著名的诗人。在一次酒宴中,被当时的节度使韦皋赏识,并让她做了校书郎。很多前来想见韦皋的官员,都走她的后门,给她送礼,这让薛涛有些得意忘形。虽然她把礼品都上交,但动静闹的太大,惹怒韦皋,把她贬到松藩。松藩地处荒凉,让她十分后悔当时的所做所为,写下了动人的《十离诗》。《十离诗》送到了韦皋手上,他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于是一纸命令,又将薛涛召回了成都。
不过这样一个唐代奇女子,还多少和洛阳有点关联。唐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洛阳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诗人薛涛的芳名,所以到四川后,特地约她相见。与元稹一见面,薛涛就被这位年仅三十一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以薛涛的性格,爱情之火一经燃烧,就如干柴遇烈火。尽管她已经步入中年,但那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告诉她,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于是她便不顾一切,如同飞蛾扑火般将自己投身于爱的烈焰中。两人议诗论政,情谊渐深。迟来的爱情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两个人流连在锦江边上,相伴于青山绿水。那段时光,是薛涛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总是最为短暂,这年7月,元稹因得罪权贵,调离川地,任职洛阳。细算起来,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过3个月而已。正如一千多年后的赵雷所写的《成都》一样: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
余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从此两人劳燕分飞,关山永隔。
由于两人年龄悬殊过大,三十一岁的元稹正是男人的风华岁月,而薛涛即便浓妆淡抹总相宜,毕竟大了十一岁。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涛乐籍出身,终归是一个风尘女子。对于这些,薛涛也能想明白,并不后悔,很坦然,没有一般小女子那种一失恋便寻死觅活的做派。
他俩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中唐文艺界最出名的爱情故事之一,虽然这场爱情是无疾而终,但薛涛对爱情的执着和勇气,即使放在当下也是很前卫的。年龄相差这么大的姐弟恋,属实不多。虽然元稹在来川前已经结婚,但结合当时的风俗,我更相信他俩是因文学爱好而惺惺相惜。
走出望江楼,我又一次回眸,看了眼这座不同寻常的公园,不知下次相聚又在何时?
回到洛阳后,我在逛老城西大街时,随手买了些牡丹饼当做零食。所谓牡丹饼就是用牡丹花当馅料做成的一种糕点,平时自己吃或送礼都很不错。突然我脑洞大开,何不用我家乡的特产和望江楼的上联配成下联呢?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牡丹花,牡丹饼,牡丹花做牡丹饼,丹花飘香,丹饼飘香。”
其实这幅下联要仔细推敲,还是能找出不工整的地方,但这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能用牡丹做成的一幅对联把成都和洛阳两座城市联络到一起,这是何等的难得啊。
知己难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