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发表于 2019-4-20 22:59

重大灾害应急队伍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技术体系

提示:针对当下安全生产形势,重大灾害应急处置中应急队伍安全保障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应急队伍安全保障工作,给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应急科学与工程》公众号邀请河南理工大学应急救援研究所钱洪伟等撰写《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体系架构研究》。文章以煤矿重大瓦斯事故为例,设计了煤矿重大灾害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体系,其主要包括基础技能训练体系与应急处置行为技能体系应用操作、具体行为技能指标测试方法及操作程序等。该项工作对于提高煤矿重大灾害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工作、提升其应急能力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https://mmbiz.qlogo.cn/mmbiz_png/XxtI9NN633TZibNCAmwK1qOYia5jwfbUTibKlQzsb7LFicNqpJc25M6rJygJSlX0xEXqeoicCQJOa3dzvBWEbibl4rrA/0?wx_fmt=png​一 引言地震、矿难、建筑火灾等突发性灾害频发,而短期内难以避免,灾害发生后紧急救援就变得非常重要,但在救援过程由于次生灾害发生经常造成救援人员的伤亡。如2013年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四川省宜宾市川煤集团芙蓉公司杉木树煤矿相继发生瓦斯事故,先后造成多名救护队员牺牲,2015年天津危化品爆炸事件造成消防官兵伤亡情况严重等。如何避免或减少突发性灾害下应急救援人员的伤亡成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必须进行关注的课题。救援人员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一旦有突发情况,能够接收到前方信息进行视觉识别,进行大脑判断,然后通过实施救护行为来操作处置装备等,进而在有限时间内抢救遇难人员。然而,一旦突发情况发生,留给救援人员的反应操控时间极为有限,许多救援人员由于来不及实施有效的自我安全防护行为或实施了错误的防护行为而导致事故发生。如果救援人员能镇静、迅速正确做出反应,则救援人员安全事故率会下降很多,做到在自我防护基础上去救灾。本课题研究在救援处置行为实施前的救援人员生物反应和调试行为情况,有望为应急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提供更多的处理时间和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生理学上认为,人体对某些外部刺激做出的生理反应时间是有个阈值的,比如短跑、跨栏运动员的成绩都精确到0.01s,所以运动员在起跑瞬间对发令枪做出的反应时间对其运动成绩有很大程度的影响。那么这个被测试者在受到声音、光信号刺激后做出反应动作的滞后时间对于救援人员遭遇破坏性活动进而发出动作行为之前的这个滞后反应时间是很有价值的。事实上,突发情况下,在具体救援行为实施之前,人体对于外界刺激已经有了生物反应。研究发现有许多应急生物反应先于动作执行过程,这些反应主要包括肌电、肌肉紧张、体压、心跳等。这就是说,突发情况下,测定救援人员的生物反应信号,进行正确识别和判断,可以先于救援人员发出响应动作行为之前,进行预警提醒,可以为避免救援人员安全事故发生提供宝贵的时间并采取更有效的行为调试措施。本研究主要基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现场场景,通过引入人机工效学及行为学理论方法,探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现场场景应急场景下救援人员生理、心理及行为规律基础上,构建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体系,即基础技能训练体系与应急处置行为技能体系应用操作等。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场景下救援人员生物反应及调试行为技能体系探讨对于提高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方式等更具针对性,具有很强的实际价值;对地震处置、建筑物坍塌救援人员安全防护,避免救援人员二次伤害有借鉴意义。在这方面,美国“911”事件中,大量救援人员在救灾过程中伤亡,迫使许多应急专家开始重视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问题。此外,破坏性地震频发,国际地震搜救队伍组建后,也对救援队员安全防护提出了具体条款。应急救援人员生物反应和行为研究最早出现在矿难处置职业医疗卫生领域。目前对于常态安全下人群生物反应及行为研究较多,主要是从认知科学理论角度开展。认知科学被认为是当今前沿学科,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智能系统、大脑和心灵内在运行机制。在过去的20年间,出现了多种认知体系,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研究人的行为的底层认知,接下来的研究已经开始将底层控制和人类决策和高层认知过程结合起来。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及脑科学家都认为认知和情感是驾驶任务中危险情况的预测、规避和评估的很好工具。此外,对常态安全下人群的安全行为研究,欧美、日本等国家开展这方面也比较多,最早是从人机工效学角度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如研究作业环境变化时作业人员的生物学反应等,同时引入眼动追踪法研究作业人员视觉特征,其通过分析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眼动数据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这种信息对于深入分析作业人员的注视特点、改善其注视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领域,美国、澳大利亚等有所开展,国内的中科院心理所借助实验心理学工具,开展大量的不同作业环境下的生物反应及行为实验研究工作,他们在山东肥矿下属梁宝寺煤矿借助实验心理学中行为矫正工具,建立了以行为矫正为手段的安全文化培训体系等。煤矿事故救援处置领域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及护理领域,如矿工救护研究、煤矿人员职业病研究等。综合以上可以看出,(1)国内外对于常态安全人群生物反应及行为研究较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将高层的认知体系应用于作业行为认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对非常态下应急救援人员生物反应及行为研究较少,对于作业环境下尤其是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场景下救援人员的生物反应和行为认知还缺乏针对性研究,缺乏特定的认知体系。(2)对不同人群受到外界刺激以后,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研究较多,但对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救援处置人员应激反应不同所产生的救援效果及对带来的自身生命安全的危害研究较少。(3)从调试行为来看,大多都是按照常规安全行为或处置行为训练内容进行操练,缺乏针对不同人群生物反应下行为指导,尤其缺乏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场景下应急救援人员行为风险预控技术体系构建研究。因此,借鉴常态安全中人群生物反应及行为研究积累,在追踪有限的非常态安全研究,即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场景应急救援中的救援人员生物反应及调试行为文献资料,收集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场景应急救援人员的生物反应信息及行为响应情况,深入剖析生物反应与其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日常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场景应急救援人员培训中强化相关指标,进而提高应急救援人员应激反应及在抢险救灾中的安全意识敏感性,提高其对救灾中危险识别能力,降低人员伤亡。二 技术哲学维度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预控技术(一) 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概念界定    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是借鉴系统工程理论基础上,深入、全面探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功能及影响提出。所谓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就是能适用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而构建的复杂性组织网络系统。目前谈到事故处置,涉及到事故救援、事故指挥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独立于具有事故语境,结合具体事故比较下其差异,比如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处置、或救援、或指挥的差异与联系,在此语境下,救援的成分是接近现场事故或灾情控制,其主体是一线指战员,包括救援队员、井下基地人员及就上现场指挥人员。而指挥依据事故灾情级别及响应程度不同,其主体更侧重中高层,如发生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国家安监总局相关高层救援人员、国家及省级搜救基地相关人员,当然也可以指现场指挥控制人员,这一点与救援主体有所交叉。而对于处置,目前一般的认识是涉及范围广,包括从事故前预警、事故响应及后期恢复都包括在内,据此,其主体包括救援、指挥所有主体之外,还涉及预警、恢复主体人群。针对这个问题,国内应急管理领域早就探讨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以此为基础, 开展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研究的前期理论分析,需要这样的一个概念才能更好的对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机理的发生、发展等过程进行较好的阐释。从这个意义上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在这里属于应急管理系统的范畴,也就是说,所有的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相关术语都是在应急管理系统学科范式下的探讨。就这个意义上,引入“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这一术语,可以借鉴人机环境系统理论方法,深入研究影响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中的人、机及环境三者关系及影响规律,进而设定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研究边界,即包括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处置流程及救灾环境的时空边界,以及在此时空条件下的不同主体人群的人因影响因素。据此,针对边界对象,方可考虑后续研究工作。(二)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预控技术解析西方技术哲学包括两大门类,即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前者大多是拥有工科背景的人从哲学视角探讨工程作业技术问题,后者大多是具有人文社科背景的人从哲学角度来思辨技术问题,具有形而上的味道,这并不代表其不“接地气”。按照这两个方向发展,人文技术哲学演变出一个新的话语语境,即社会技术哲学,社会技术哲学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非传统工程技术知识,如政治技术、法律技术、经济管理技术、文化管理技术等,当前工程技术哲学研究方向不断拓展,工程哲学、产业哲学等系列实用哲学门类被陆续提出,迎合了实用主义现实需求,使工程技术哲学走向工程技术实践日趋明显。而人文技术哲学的“形而上”特点,使其保持了其纯洁性,大量欧美技术哲学理论被引介、吸收,逐渐构建起社会技术哲学轮廓,按照这个理解,风险技术也是社会技术哲学重要研究范畴,风险技术目前属于技术哲学语境中的重要话题,由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作为风险评估一种,理应属于社会技术哲学研究范畴,也是其重要研究内容。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主要是探讨引起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处置效果不理想的应急行为背后的风险源头,其要深入探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与社会各因素的相关影响,因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主要是从社会技术理解语境探讨社会技术与其社会效应之间的互动机制,追踪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理想状态是其主要目的。随着煤矿开采需要,煤矿重大瓦斯事故难以避免,对应急救援或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方面,国家安监总局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20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2015)等文件都先后提出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如何科学救援与处置的现实问题。针对此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救援或处置的技术层面机理进行了探索,但对非技术因素,即人因风险机理研究尚缺少应有的关注。开展应急处置人因风险机研究,对于促进应急救援或处置理论、应急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据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原理需要从社会技术哲学视角研究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主体与客体辨析、目的与标准价值分析、可探讨的主要内容及诉诸方法等问题。三 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应遵循的逻辑原则风险管理、应急管理是研究应急救援问题的有利分析理论工具,其站在系统科学角度,主要是强调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树立这种整体性思想是人类从“还原论”思维转化到“系统论”思维的一个跨越。本文提出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以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人机工效学理论分析工具与方法为基础,其实质在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应根据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理论原则要求,以维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可控性,进而达到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系统健康、友好发展的目的。在这样一个基调下,综合采用多学科方法,系统识别和预测影响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效果的人因因素,探讨其基本规律,找到相应的减缓措施。本节提出了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人机工效学理论指导框架下的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及早介入原则、人机接口复合原则、安全累积影响原则、处置预案科学有效原则等。 (1)及早介入原则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应当贯彻煤矿应急救援处置相关安全政策法规,综合考虑安全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尤其重视人因风险问题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预防、预警、应对及恢复等环节。及早介入原则包含两方面的意义。首先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对象的层次级别越多越好,参与处置的机构从高层到基层全面最好;其次在每一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的实施过程也应尽早介入,在预案编制与演练设计、启动及执行环节就应考虑其中的人因风险因素,使人因风险评价能与各阶段研究同步和协调。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及早介入符合系统论中由“平衡态”到“非平衡态”的必要条件,也符合应急管理及风险管理理论中关口前移的基本原则。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的重点在于其预防控制,而不是末端治理,只有在预案编制并启动前介入,才能使其成为帮助处置预案实施的内在因素,而不是事后被动地对瓦斯事故所产生的人因处置风险影响采取减缓措施的补救过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工作应尽可能在决策指挥层源头介入,事故处置效果经验表明,人因风险问题考虑的科学全面、及时有效,救援处置效果也比较理想。这就要求要考虑采取何种策略或管理办法,使及早介入的原则,从介入层面、介入时间等角度,固化进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技术分析。(2)人机接口复合原则工效学在国外发展迅速,被许多企业重视,在企业日益关注安全应急因素过程中,如何协调人、机及环境因素,做好人机接口工作凸显重要。为了从源头治理瓦斯事故应急处置效果,降低救援安全问题及防范二次灾害发生,应注重加强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价工作的研究,实现安全应急与行业风险可控的和谐发展。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主要从非工程技术视角展开探讨,区别以往从技术干预层面进行研究,其关注角度在人为因素层面,即决策指挥层、预案编制及实施、基层指挥及基层预案实施等系统整体的宏观视野,如构建一个以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全过程为主线的人机工效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评价范畴、综合考虑人机环境系统多维角度因素等。就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一个所谓的人机接口复合系统也是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课题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中,进行工效学式仿生,构建以工效学为核心点的有机体,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完全可以依据工效学的应用研究模式去分析评价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影响问题。工效学以所谓的人机环境系统为平台载体,即从不同角度(人、机器或装备、环境)对人因风险评价分析对象进行透析。开展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就在于要把握好此点。(3)安全累积影响原则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短期内难以避免,如何对其事故应急处置异常重要,处置效果如何对于事故造成的综合影响很关键,处置从决策指挥层到基层救援队伍都是不同人群进行干预实施,由此对人为应急行为造成的累积影响进行合理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现实性。这里涉及到的安全累积性主要是依据海因里希法则原理推演,处置效果不理想或失败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不同人因风险累积而成,按照这个思路,煤炭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累积性最终呈现金字塔式的向塔尖集中或靠拢的趋势,风险影响严重位置一般爆发在顶部区域,并最终向外扩散。可见,人因风险问题的累积效应或影响将更为复杂。人因风险评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探讨,如人因可靠性、人机匹配、作业空间布局等。对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所具有的风险累积影响问题是个一直困扰业内研究的难题,传统研究把焦点集中在对技术及装备研究上,虽也有处置计划或方案,但其重心也在技术层面。自2003年美国“911”事件后,应急管理成为国内外热点,引起安全与应急领域关注,煤矿领域也开始关注煤矿行业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研究,提出开展煤矿行业应急决策指挥等涉及人为因素的研究工作。目前这个领域也引起了煤矿企业、政府等部门关注。安全累积性原理及实践表明,要将对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事后风险分析转移到事前准备预防预警环节,并重视未遂事件的管理。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当小概率事件,如未遂事件、隐患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严重的事件就可能发生,据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累积效应也存在类似规律, 当安全累积影响到一定程度,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系统所具备的抗灾效能已经退化或者非常低,超过一定阈值,重大事故就不可避免。当前一个困境是对未遂事件尚未引起企业足够重视,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及办法,这也是当前国家加强对企业隐患治理工作的意义及目的所在。(4)处置预案科学有效原则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能否有助于提高救援处置效果的前提还是要制定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编制的预案是否科学合理,主要是是否进行了接近真实事故情景的应急演练,演练是否逼真,效果是否理想等都需要考虑到,目前的应急预案编制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流程、轻操作等问题,提高预案编制质量及实用性,必须在演练方面下功夫,演练脚本如何编制,方案如何设计实操,演练效果如何评价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由于突发事件难以不可重复性,事故情景再现成为目前的瓶颈,这给开展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研究带来基础性难题,这就提示处置预案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原则如何结合实际工作把握。四 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的主体和客体从技术哲学角度而言,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参与应急处置救援的不同个人、群体、组织,如救援队员、救援队长、井下基站负责人、井上现场救援指挥人员等,救援主体可以理解为参与事故整体处置全过程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其具有多主体性,多个主体通过对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的社会化过程实现其自身岗位或角色功能。风险预控客体,主要是事故处置全过程中涉及到的人机环境系统各个方面因素,如机包括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及具体救援技术流程;环境包括救灾环境约束因素,即发生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处置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照明、时间等指标。主体通过对整个事故处置过程实现风险预控效果,进而提升处置功效。当然对于主体在什么样救灾环境下对客体施加影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重复性,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场景一方面种类繁多,另外场景构建目前没有成熟的理论方法,借鉴美国应急情景构建策略并结合我国实际,许多科研院所设计了井下虚拟仿真平台,通过虚拟平台来模拟事故场景。由于人的社会性及其心理状态难以预测性,主体的心理背景状况作为建构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对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作用。虚拟场景很难与实景相吻合,为此设计并开发与真实场景更加相似的平台,进而使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的评价主体和客体统一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系统中是需要下力气研究的。五 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的目的和标准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的评价目的是解决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中人因风险管理问题。对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来说,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问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应急救援指挥风险,救援人员安全风险,矿工避难逃生风险等;社会技术哲学更加重视矿重大瓦斯事故救援中人的因素,这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的技术问题及设备问题长期受到关注的观点有所差异,其实是其有效补充。在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视角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问题的根源在于从事应急处置的决策层、具体操作层等不同群体的应急行为风险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矿行业的突发事件应急问题,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风险评估就不能局限于技术及设备控制,而应该科学合理考虑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中的人因风险,要识别出其中的危险源,并进行分类分级、风险管控等措施,引入先进应急管理理论方法,寻找能有效降低事故处置人因风险的方案、措施,尽可能的根除并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最终增强处置效果。安全文化理论中强调,安全伦理的作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也应建立一定的伦理价值体系或标准,传统的救灾理念倡导,“不惜一切代价,舍己为人”,忽视矿工、救援人员的安全问题,安全伦理中推崇作为救援人员,在保住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去救人,摒弃盲目施救,讲究科学救援理念,而这些提法还是做法尽管提出了很多,但忽视安全伦理价值的重大瓦斯事故处置事件发生多次,如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在封闭火区过程中,相继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6名矿山救护指战员和27名矿工牺牲;四川省宜宾市川煤集团芙蓉公司杉木树煤矿在排放瓦斯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该矿救护队7名指战员牺牲。这些事件表明,开展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相应的安全伦理价值标准体系建立是非常重要。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的主体与客体二者辩证关系来看,安全伦理价值包括主题、客体两个方面,二者的存在确立了安全伦理价值关系的成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中,如何科学合理协调救援主体、客体的功能与需求至关重要,当客体需求得到主体功能的满足时,二者就已经确立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价值关系,这种功能与需求是否吻合,是需要一定安全伦理价值标准来衡量的,除了处置风险技术层面的因素外,非技术因素,即人因风险因素需要加以关注。六 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的内容和方法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的评价内容是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效果所所造成的各种影响,除了主要进行脆弱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外,还应重视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影响的多维性,如应急处置人因如何辨识、类型、评估预警等主要研究内容思想,具体说来,首先要对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源头有哪些进行调查,在搞清楚人因风险源之后,才能对风险源进行筛分处理,确定哪些风险因素更容易引起人的不安全动作或行为,然后探讨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致因机理,即风险源是如何导致不科学或错误的应急处置行为发生的,是怎么一个过程,在这个问题上要引入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等理论方法工具,对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及演变推导非常关键。在明确人因风险演变机理基础上,要设计如何化解这种风险,即使不能彻底根除,也要找到减缓风险的对策。在这方面,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也就是说,如何对相关内容采取一种更加定量化的探讨更符合科学研究本质,解释型的定性分析在这个问题解决上无疑打了折扣。由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评估的复杂性,要采用多学科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如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调研法、风险评估的数理统计方法、对人因问题考量的人因可靠性方法等。可见,对此问题解决需要综合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双重科学技术手段及方法来解决,这符合技术哲学中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关系的辩证统一,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变世界,科学与技术在对世界施加影响时,一定程度上在影响着社会变化;反过来社会变化也影响着对技术的需求以及科学研究的导向等。据此,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体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基础技能训练体系与应急处置行为技能体系应用操作体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延拓。(一)基础技能训练体系考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非常态特点,如何开展现场实景教学及研究是世界难题,即使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也是采用设定不同场景、演练及计算机仿真等方法来再现突发事件应急情景,再现模拟与现实存在很大误差,更何况灾害场景中不同处置人员的存在,人的行为面对灾害的响应复杂性及救灾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给研究应急救援教学无意添加了很大困难,也导致应急管理学科很难在短时间成熟。对于此,有专家提出,应以近年来发生的SARS事件、印度洋海啸、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为标本,搜集第一手资料,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灾害数据库,认真研究每一次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的所有细节,以“事后诸葛亮”的方式仔细分析哪些决策判断是正确的,哪些反应方式可以商榷,哪些应急物资器材应该改进,哪些组织方式效率不足,在个案的研究中形成一些可以广泛适用的规范标准。如果我们能够逐步建立起丰富的灾害数据库,对世界各地处置公共安全事件的得与失都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当我们突遇灾害时,我们就知道该如何科学应对,就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事实上,应急案例、应急案例推理等思路许多国内外研究机构也在积极推进。应该说,从理论上讲,事后的案例分析找出经验,吸取教训对以后救灾很有修补价值。案例推理更是将案例分析提升一个台阶,将以往事件经验梳理成一个案例数据库,建成预案案例库等知识模型库,一旦发生灾难事故,从案例库中通过计算机查找相关应急方案,有一定道理,但具体现实可行性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救灾效果,笔者认为尚待商榷,恐怕这也是整个应急处置效果不理想的瓶颈因素。在此认识基础上,我们发现,梳理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发生原因发现,许多事故发生前,都是由于煤矿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出现了重大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信息没有为作业人员所获取,从而使作业人员在按原有作业习惯( 往往含有不安全行为或处置装备相关因素) 操作时,诱发了煤矿生产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最终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可见,开展人机工效学角度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共同性。在此认识思路基础上,从人机工效学理论方法中的人-机器装备-环境三维层面,并考虑行为学指标,提出了构建基础技能训练体系的理论与技能实操两个方面内容。第一,理论方法体系设计框架1)人(处置人员)相关理论方法设计首先在梳理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课程体系已发表及内部文献资料,建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行为技能课程体系资料数据库基础上,对煤矿系统不同层级、区域领域的应急处置队伍进行系统汇总。2)机(处置装备)相关理论方法设计结合煤矿现场处置情况,搜集应急处置技能课程体系情景模拟资料,建立若干技能课程情景模拟数据库,同时对数据库分类。可分为:应急搜救装备操练情景模拟数据库、应急医疗救护情景模拟数据库、应急预案及演练情景模拟数据库、应急避难情景模拟数据库及应急信息沟通情景模拟数据库。在数据库构建基础上,系统介绍处置装备有哪些,如何分类及其用途,如何操作使用及维护等。3)环境(处置环境)相关理论方法设计选择典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进行模拟仿真教学。比如设定模拟煤矿发生瓦斯事故灾难场景,在该场景中设置不同子场景等。处置环境比较复杂,可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在选定的不同层级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简单场景中进行理论教学介绍,然后在复杂场景中进行学习等。第二,实训技能体系设计框架主要是探索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技能如何在具体领域更具可操性,尽量避免纸上谈兵,缩小课程教学与现场实操直接的差距,通过该课程实训技能的系统学习,增加学生对处置现场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作为一名救援人员应具备的救援技能知识,包括自救互救、各种设备的使用以及灾害现场环境的风险识别、预控等,最终能为不同部门应急救援基地输出合格的应急救援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1)人(处置人员)相关实训技能设计 作为救援人员相关实训技能主要借鉴常态安全人机工程学中关于人的技能方面的内容,包括人的心理生理指标测试、脑电指标测试以及其他生物反应指标。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应急处置的组织、策划、整体协调、现场协调、现场局势掌控的能力,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基础。2)机(处置装备)相关实训技能设计作为救援装备相关实训技能主要涉及装备的基本操作使用、维护,有哪些类别,每种设备有哪些用途等。通过学习,学生应系统了解和掌握各种处置器材的技术参数,熟记各种器材的安全操作程序及器材的强制报废报损程序,为实际处置和训练中的器材安全打下基础。3)环境(处置环境)相关实训技能设计作为救援环境相关实训技能主要是如何搭建具体灾害应急场景,如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场景,并了解掌握不同应急场景采用何种应急处置程序、应急措施等。通过学习,掌握发生在不同作业区域的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现场灾害环境条件,包括空气浓度、温度、湿度等;利用何种器材及资源,如何对目标形成快速有效的的搜索网,迅速准确的定位,为处置赢得宝贵的时间。基于上述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救援技能体系框架,以提升应急者综合应急技能为导向,按人机工效学思路,对参与救援的人、机器(设备)、环境等要素涉及的多层次理论与实验技能,积极构建校内教学实训平台、校外相关行业实战基地的应急搜救教学模式,通过人机环三种不同维度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梳理应急搜救理论与实验技能一体化实用特色,厘定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参与对各种地形、气候等综合条件的复杂实训技能设计,掌握复杂条件下的处置技术,同时具备制作各种应急救援预案的能力,在今后的应急救援训练和实际工作中均能迅速地按照各种救援预案执行救援任务。(二)应急处置行为技能体系应用操作体系第一,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行为分析选择发生在不同作业区域的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场景环境下,探讨应急救援人员在遇到瓦斯事故时的行为特征,从而研究复杂环境对救援人员的处置行为的影响。分三个内容:1)突发情况对处置行为的影响。将突发情况定义为可能引起应急救援人员处置过程中错误操作或者容易引起二次灾害发生的处置环境。2)不同情绪体验下处置行为特征分析。通过实验设置不同的场景可以获得不同的情绪体验,如瓦斯爆炸尚未引起顶板倒塌就容易使救援人员产生麻痹的情绪等。从心理类型上看,有麻痹型、紧张型、稳重型和刺激型四类。分别从这四种情绪下分析突发情况下处置行为的变化情况。3)应急救援人员个体特征对处置行为的影响:重点研究应急处置经验、性格特征对处置行为的影响。对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行为分析涉及到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场景环境构建问题,笔者结合单位的矿山虚拟仿真平台,构建处置模拟场景。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应急救援资料,建立若干突发情况应急救援场景数据库,并应用于救援场景模拟。建立刺激人体情绪的处置场景片断,由此可以模拟突发情况下不同心理体验的应急处置行为状况。不同场景构建后,还需要考虑复杂环境对救援人员的处置行为的影响,引入行为安全理论方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展开研究,具体操作程序:1)突发情况对处置行为的影响。选择若干典型救灾场景,从进入救灾区域的不同时段,不同距离,及发生不同二次灾害场景等情况,研究处置行为的变化。2)不同情绪体验下处置行为特征分析。通过设置不同的救灾场景可以获得不同的情绪体验,从心理类型划分麻痹型、紧张型、稳重型和刺激型四种类型,分别对此四种情绪类型下深入研究突发情况应急处置行为的变化情况。3)应急救援人员个体特征对处置行为的影响。应急处置人员个体特征(侧重处置经验、性格特征等因素)对处置行为的影响。第二,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生物反应研究研究救援过程中发生突发情况,应急救援人员的生物反应情况,从而测定在突发情况下人体对综合复杂信息的认知、判定和识别过程。主要包括:1)利用眼动跟踪设备,测定突发情况下救援人员眼动变化情况。眼动是目前研究常态安全行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突发情况下的眼动变化情况。2)利用表面肌电测量仪和附加设备,测定突发情况下应急救援人员人体表面生物变化情况,研究应急救援人员的肌电、心率、血压及血液激素水平等的变化情况。3)利用脑电设备,测定突发情况下应急救援人员脑电变化情况。通过该部分研究,结合第一部分的实验结果,可以揭示外部应急救援行为同人体内部生物反应之间的关系。具体操作程序:选择测试样本,利用申请者单位应急救援研究所、应急救援实训室、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心理学实验室的测量设备,测量应急处置过程中救援人员生理和心理反应。其中,眼动追踪法是对救援人员视觉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分析应急救援人员在救灾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眼动数据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这种信息对于深入分析应急救援人员的紧张状况、疲劳情况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此外,在突发情况下,救援人员还有不同的生理学反应,如心跳、血压、肌肤表面生理信号变化,血液中激素水平的改变等生理特征,脑电设备(EEG脑电图)来测试突发情况下处置行为的脑电指标等深层次反映机体变化。第三,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救援人员调试行为及行为技能训练研究通过上面两个阶段的研究,可以获得突发情况下基于行为的外在表现和救援人员内部的生物反应两个方面的信息。救援人员信息加工的衰减性和处理能力的局限性,以及救灾现场动态人机环境系统中诸多随机、模糊、突变因素的干扰,导致救援人员进行救灾时,难免会出现信息感知、信息判断和作业反应的差错,从而潜伏事故隐患。在处置行为分析及生物反应测试数据基础上,对获取的资料或数据进行分析,区分有效和无效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糊聚类等方法深入剖析应急救援人员生物反应指标与其处置行为之间的量化关系,从而建立救援人员行为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模型,引入行为科学、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应急救援人员调试行为及行为技能训练数据库,加强日常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内容、方式、强度等方面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并选择试点救援队进行实训验证。七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采用技术哲学、安全管理学、人机工效学及行为安全学等理论方法,通过探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基本规律,架构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技术体系。研究表明,解析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预控体系架构研究对于系统深入掌控并推动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及现实价值,对深入认识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应急处置人因风险演变提供基础层面的理论逻辑点。本研究后续上需突破的难题主要包括两点:结合实际,根据具体灾害类型,构建对应的突发性灾害场景,其中救援人员、救援装备及救援环境的协调问题,是研究的基础工作,其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平台,这也是本研究亟需突破的关键。此外,面对安全隐患或风险,应急救援人员所发出的调试行为与其人体内部生物反应之间关系,建立救援人员行为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模型,制定更具针对性及有效性的应急救援人员的调试行为及行为技能训练科目等,这是另外一个需要突破的关键。本研究属于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的基础研究,下一步将运用该行为技能体系对我国发生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置为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处置过程中缺乏哪些处置行为,哪些处置行为存在缺陷,哪些处置行为需要改进等问题。开展此项工作,有利于推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研究成果可以在应急救援部门得到应用,用于应急救援队伍人员的防范和安全对策的研究;同时根据应急救援部门的具体研究,可以展开相应的应用研究,使得研究成果得以拓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大灾害应急队伍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技术体系